李天马自昆明赠薙须膏及如意裳戏报·其二

朝代:清朝|作者:潘伯鹰|

炎海生嘉植,煎胶制作殊。

露中蝉半翼,身外縠三铢。

女赋惊新梦,臣精负故吾。

寻幽如攘臂,此物亦时须。

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虞韵 出处:玄隐庐卷六

猜您喜欢

  • 1.《木兰花·独上小楼春欲暮唐朝·韦庄独上小楼春欲暮,愁望玉关芳草路。消息断,不逢人,却敛细眉归绣户。坐看落花空叹息,罗袂湿斑红泪滴,千山万水不曾行,魂梦欲教何处觅。
  • 2.《菩萨蛮·春波软荡红楼水清朝·吴锡麒春波软荡红楼水,多时不放莺儿起。一样夕阳天,留寒待禁烟。 已是人消瘦,只此情依旧。可奈别离何,明朝杨柳多。
  • 3.《答吴济仲见寄宋朝·陈渊季子观周乐,妙意传青简。诸孙拾其遗,破具前人眼。新诗如珠璧,字字无可拣。故应意有馀,不但音睍睆。念昔我方壮,意轻三子撰。自闻歌白雪,欲和色先赧。中间各流落,念子...
  • 4.《锦腰儿明朝·李景云 崔时佩果若是他有心我有心。花有清香月有阴。春宵一刻值千金。端的是张君瑞大来福荫。
  • 5.《赋得粤南四景寿汤学宪·其一·罗浮霁色明朝·李孙宸岭外仙山海外来,人间那得此蓬莱。烟霞鸾鹤三峰度,窟宅仙灵上界开。瀛岛回涵中夜日,斗坛高建半天台。何须王气占南海,已见文星切上台。
潘伯鹰(1882-1967) 原名式,字伯鹰,后以字行,别署孤,号凫公、有发翁等。安徽怀宁人。幼习经史,16岁应县试名列榜首。1899年赴上学习英、法、拉丁文。常撰文宣传西方进步思想。后潜心考据、义理之学,研究古代哲学、佛学、文学等。抗战兴,应竺可桢请任浙江大学教授,又去江西、广西讲学。1939年夏,在四川筹设复性书院任院长兼主讲。抗战胜利后回杭。1953年任浙江文史馆馆长。1964年任中央文史馆副馆长。精诗词,书法多林气,篆刻篆刻崇尚汉印。著述宏富,有"儒释哲一代宗师"之称。有《太和会语》、《宜山会语》、《复性书院讲录》、《尔雅台答问》、《尔雅台答问继编》、《朱子读书法》、《老子道德经注》、《蠲戏斋佛学论著》、《马一浮篆刻》、《蠲戏斋诗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