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曼略月夜追悼

朝代:清朝|作者:潘伯鹰|

天上婆娑影,尊前见在身。

奈将流水意,付与断肠人。

灵药通玄未,琼楼破梦频。

知君吟不倦,耿有酒悲新。

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玄隐庐卷六

猜您喜欢

  • 1.《乐府十二首(嘉靖丙寅作)明朝·皇甫汸乘法驾乘法驾,出潜邸。辞兰坂,臻枫陛。握乾符,奉慈旨。桥中倾,碣呈字。从臣观,稽首喜。应帝期,称天子。泰阶升,更化始。陋代来,劣舂起。釐庙制典礼成,四海谧。享祀...
  • 2.《访俞光大山居元朝·李昱立春才五日,同访隐君家。崖石昂如马,田塍曲似蛇。诣幽诗缓得,扶倦杖堪誇。为忆山居好,留连至日斜。
  • 3.《武夷九曲渔歌·其九元朝·蔡哲八曲平洲即要津,太和宫里碧桃春。匆匆多少游山者,到得源头有几人。
  • 4.《出队子明朝·叶宪祖全然不济。全然不济。休说文齐福乃齐。日家许我定联魁。莫待看花去较迟。来赴春闱。颙望转痴。
  • 5.《和马侍读先生长至日习仪二首·其一明朝·石宝十载鸣环从列仙,三回得侍御屏前。恩深自识龙颜喜,力薄能追骥足先。清世风云应有合,短檐春色亦堪怜。床头经史犹狼籍,冷砚寒炉又一年。
潘伯鹰(1882-1967) 原名式,字伯鹰,后以字行,别署孤,号凫公、有发翁等。安徽怀宁人。幼习经史,16岁应县试名列榜首。1899年赴上学习英、法、拉丁文。常撰文宣传西方进步思想。后潜心考据、义理之学,研究古代哲学、佛学、文学等。抗战兴,应竺可桢请任浙江大学教授,又去江西、广西讲学。1939年夏,在四川筹设复性书院任院长兼主讲。抗战胜利后回杭。1953年任浙江文史馆馆长。1964年任中央文史馆副馆长。精诗词,书法多林气,篆刻篆刻崇尚汉印。著述宏富,有"儒释哲一代宗师"之称。有《太和会语》、《宜山会语》、《复性书院讲录》、《尔雅台答问》、《尔雅台答问继编》、《朱子读书法》、《老子道德经注》、《蠲戏斋佛学论著》、《马一浮篆刻》、《蠲戏斋诗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