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不作小楷颇思写经供佛事

朝代:清朝|作者:潘伯鹰|

般若非文字,因文转法轮。

谁修无碍智,我亦可怜人。

病废黄庭帖,閒抛白氎巾。

犹思勤把笔,阅藏会知津。

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玄隐庐卷十一

猜您喜欢

  • 1.《赠柳圆唐朝·李白竹实满秋浦,凤来何苦饥。还同月下鹊,三绕未安枝。夫子即琼树,倾柯拂羽仪。怀君恋明德,归去日相思。
  • 2.《谒张伯雨外史元朝·陈镒先生昔住句曲山,琼楼绛阙相通宽。飞幢游戏九霄上,下视赤日如跳丸。却来平地寻旧隐,摩挲古石看烟痕。孤云踪迹偶还往,此身本在无还间。天书云篆真诀秘,苍精含景秋芒寒。...
  • 3.《得胜令明朝·朱鼎烈轰轰羯鼓震天鸣。沸腾腾铁马追风骋。乱纷纷犀象壮军声。密层层旗纛遮天冥。奋武威北伐南征。国破城平。直待要立马吴山顶。真个是将猛兵勍。入中原迁周鼎。丑:气峥峥跨海...
  • 4.《白雁明朝·李溥南来北往叹长途,重整霜翎泛五湖。色映银河天共远,影分瑶岛月同孤。传书度塞迷寒雪,避缴投荒长绿蒲。莫向芦花深处宿,错教鸥鹭夜相呼。
  • 5.《咏史小乐府二十四首·其六清朝·王士祯太息王髦剑,前年杀孔融。曾言赦雍齿,地下愧袁公。
潘伯鹰(1882-1967) 原名式,字伯鹰,后以字行,别署孤,号凫公、有发翁等。安徽怀宁人。幼习经史,16岁应县试名列榜首。1899年赴上学习英、法、拉丁文。常撰文宣传西方进步思想。后潜心考据、义理之学,研究古代哲学、佛学、文学等。抗战兴,应竺可桢请任浙江大学教授,又去江西、广西讲学。1939年夏,在四川筹设复性书院任院长兼主讲。抗战胜利后回杭。1953年任浙江文史馆馆长。1964年任中央文史馆副馆长。精诗词,书法多林气,篆刻篆刻崇尚汉印。著述宏富,有"儒释哲一代宗师"之称。有《太和会语》、《宜山会语》、《复性书院讲录》、《尔雅台答问》、《尔雅台答问继编》、《朱子读书法》、《老子道德经注》、《蠲戏斋佛学论著》、《马一浮篆刻》、《蠲戏斋诗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