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题外舅澄园类稿

朝代:清朝|作者:潘伯鹰|

高文碧浪忽掀翻,拜受矜持不敢言。

少日谢公传句法,老来苏子感巢痕。

侧身八极孤情夐,抗志千秋一卷存。

磊落番番家国事,梦馀零乱不容温。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出处:玄隐庐卷一

猜您喜欢

  • 1.《采桑子·时光只解催人老宋朝·欧阳修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 2.《小圆石屏宋朝·许景衡微风激寒波,浩浩皱纹縠。连山夹修径,约略露寒木。何人琢山骨,拂拭温如玉。苍苍碧月样,入手不盈掬。此生随万物,何者斯为足。要须指顾间,一寄千里目。
  • 3.《贫士行二首·其二清朝·方仁渊人生皆有死,而我独不然。既无金石固,胡不名利捐。名利非不捐,无奈饥与寒。不遇赤松子,焉能作达观。
  • 4.《泊汉口宋朝·刘挚大别山前晚,维舟望古津。孤烟汉川树,长笛武昌人。珠曲今何地,兰洲欲暮春。文王尝美化,无复见遗民。
  • 5.《和秦仲对雨元朝·张端雨多檐溜响潺潺,矮屋深窗面面关。秉烛襟期怜昼短,看花心绪恨晴悭。银塘水满鸥先下,翠幕春寒燕未还。执戟扬雄今白发,久无梦到紫宸班。
潘伯鹰(1882-1967) 原名式,字伯鹰,后以字行,别署孤,号凫公、有发翁等。安徽怀宁人。幼习经史,16岁应县试名列榜首。1899年赴上海学习英、法、拉丁文。常撰文宣传西方进步思想。后潜心考据、义理之学,研究古代哲学、佛学、文学等。抗战兴,应竺可桢请任浙江大学教授,又去江西、广西讲学。1939年夏,在四川筹设复性书院任院长兼主讲。抗战胜利后回杭。1953年任浙江文史馆馆长。1964年任中央文史馆副馆长。精诗词,书法多林气,篆刻篆刻崇尚汉印。著述宏富,有"儒释哲一代宗师"之称。有《太和会语》、《宜山会语》、《复性书院讲录》、《尔雅台答问》、《尔雅台答问继编》、《朱子读书法》、《老子道德经注》、《蠲戏斋佛学论著》、《一浮篆刻》、《蠲戏斋诗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