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见人博塞甚欢

朝代:清朝|作者:潘伯鹰|

危栏孤倚亦悠哉,云水光溶互谲洄。

能共月来吾未独,宁须烛烬意方灰。

微飔渐欲凉痴梦,弱水终难涤隐哀。

不辨身为袁彦道,抵拳掷帽快諠豗。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出处:玄隐庐卷一

猜您喜欢

  • 1.《调笑令·春梦宋朝·秦观春梦,神仙洞。冉冉拂墙花影动。西厢待月知谁共?更觉玉人情重。红娘深夜行云送,困亸钗横金凤。
  • 2.《江桥晚景元朝·陈谟山欲收屏障,云偏曳葆縿。水侵杨柳渚,帆倚夕阳桥。夏绿团空翠,秋云盛麦苗。携书归隐处,不待太冲招。
  • 3.《次韵菊花山人沈庄可见过之作宋朝·严粲借得山中集,尘埃一半侵。读来知句好,老去向谁吟。高义先投刺,忘怀肯抱琴。茅斋亦相约,樽酒要同斟。
  • 4.《游仙诗·其七明朝·沈鍊延生非宝鼎,济世是金仙。炼就壶中药,遨游物外天。一身通宇宙,万化合人烟。区区龟鹤算,何足羡长年。
  • 5.《寄张有功十六首·其十五明朝·沈鍊自君之出不鸣琴,流水高山万里心。复道思君若流水,陇头呜咽到如今。
潘伯鹰(1882-1967) 原名式,字伯鹰,后以字行,别署孤,号凫公、有发翁等。安徽怀宁人。幼习经史,16岁应县试名列榜首。1899年赴上海学习英、法、拉丁文。常撰文宣传西方进步思想。后潜心考据、义理之学,研究古代哲学、佛学、文学等。抗战兴,应竺可桢请任浙江大学教授,又去江西、广西讲学。1939年夏,在四川筹设复性书院任院长兼主讲。抗战胜利后回杭。1953年任浙江文史馆馆长。1964年任中央文史馆副馆长。精诗词,书法多林气,篆刻篆刻崇尚汉印。著述宏富,有"儒释哲一代宗师"之称。有《太和会语》、《宜山会语》、《复性书院讲录》、《尔雅台答问》、《尔雅台答问继编》、《朱子读书法》、《老子道德经注》、《蠲戏斋佛学论著》、《一浮篆刻》、《蠲戏斋诗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