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守卒持海棠

朝代:清朝|作者:潘伯鹰|

囚室轻红乍一枝,魂飞京国燕游时。

花前名士常同醉,众里英声许独驰。

岂谓倾危皆蔡泽,始从缓急痛袁丝。

天教困处为盘错,一瞥春迟未足悲。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玄隐庐卷二

猜您喜欢

  • 1.《再次韵·其三宋朝·李彭古木千章夏阴合,瓮头别作醉乡春。草玄不是扬雄事,定自免为投阁人。
  • 2.《玉局洞石恪画仙人四壁宋朝·喻汝砺真人何年下紫清,目睛飘堕如流星。至今玉洞通窈冥,萧然紫室之威灵。杖履而来六月望,赤旱裂石风凄冷。屹然四壁呀欲动,神怪夭矫目丧睛。道与之貌非丹青,驭风而行谁使令。...
  • 3.《寄正夫判官宋朝·彭汝砺数竿严濑钓鱼纶,一幅渊明漉酒巾。天上旧传公子贵,汉阴今见丈人真。登山临水能胥宇,问舍求田待卜邻。欲作独清无已甚,时将数字寄埃尘。
  • 4.《元气堂成·其五明朝·何吾驺海滨何敢况天民,喜伴村翁结纳真。已悟阎浮皆借寓,得看沧海此扬尘。閒深夏日如冬日,卧稳花茵胜阁茵。朝旭烟扉才一线,葛巾蜡屐静垂纶。
  • 5.《桃花明朝·李孙宸度索移根几度开,东风吹暖到池台。武陵得入秦人洞,绝胜天边和露栽。
潘伯鹰(1882-1967) 原名式,字伯鹰,后以字行,别署孤,号凫公、有发翁等。安徽怀宁人。幼习经史,16岁应县试名列榜首。1899年赴上海学习英、法、拉丁文。常撰文宣传西方进步思想。后潜心考据、义理之学,研究古代哲学、佛学、文学等。抗战兴,应竺可桢请任浙江大学教授,又去江西、广西讲学。1939年夏,在四川筹设复性书院任院长兼主讲。抗战胜利后回杭。1953年任浙江文史馆馆长。1964年任中央文史馆副馆长。精诗词,书法多林气,篆刻篆刻崇尚汉印。著述宏富,有"儒释哲一代宗师"之称。有《太和会语》、《宜山会语》、《复性书院讲录》、《尔雅台答问》、《尔雅台答问继编》、《朱子读书法》、《老子道德经注》、《蠲戏斋佛学论著》、《一浮篆刻》、《蠲戏斋诗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