狱中不眠已成恒态守者时致谯让忽以一语慰余

朝代:清朝|作者:潘伯鹰|

依墙瘦影对伶俜,夜夜无眠独不宁。

冤意弥天腾沸水,囚窗径尺数寒星。

韩非空见留孤愤,秦相终须具五刑。

富贵如斯况穷素,狱官多谢眼还青。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出处:玄隐庐卷二

猜您喜欢

  • 1.《怀归·其十二明朝·申佳允望望南堤路,春游霭岫云。虹霓原剑合,车笠倏星分。不爽幽兰约,重寻白鹭群。荻花沙水岸,鸟语隔烟闻。
  • 2.《铜雀台明朝·石宝西陵绿树无颜色,邯郸女儿犹艳质。魏家空起千金台,一旦飘零同瓦砾。名姝绮丽皆尘土,至今里女能歌舞。妆成仍唱望仙词,梦回不记霓裳谱。人间白日奔隙驹,绿颜回首雪盈颅。...
  • 3.《寄怀李子将明朝·何巩道西风吹尽白莲衣,水阁沉沉晚独归。秋叶似潮千树响,孤帆如箭一灯飞。情难遣处吟偏远,酒易醒时梦更微。忽觉静中能自照,屋梁寒月正光辉。
  • 4.《祭墓见乞者可笑因成一绝明朝·吴琏手展坟东眼转西,风中沈醉雨中迷。清明节过墦间静,东郭杖藜归未归。
  • 5.《送唐□□操江(抄本诗题作“送唐操江”。)·其二明朝·李孙宸进贤冠未脱,话去几无疑。似此离尘意,差堪静者知。畏人难速避,见事已惭迟。计日分吴越,青山共紫芝。
潘伯鹰(1882-1967) 原名式,字伯鹰,后以字行,别署孤,号凫公、有发翁等。安徽怀宁人。幼习经史,16岁应县试名列榜首。1899年赴上学习英、法、拉丁文。常撰文宣传西方进步思想。后潜心考据、义理之学,研究古代哲学、佛学、文学等。抗战兴,应竺可桢请任浙江大学教授,又去江西、广西讲学。1939年夏,在四川筹设复性书院任院长兼主讲。抗战胜利后回杭。1953年任浙江文史馆馆长。1964年任中央文史馆副馆长。精诗词,书法多林气,篆刻篆刻崇尚汉印。著述宏富,有"儒释哲一代宗师"之称。有《太和会语》、《宜山会语》、《复性书院讲录》、《尔雅台答问》、《尔雅台答问继编》、《朱子读书法》、《老子道德经注》、《蠲戏斋佛学论著》、《马一浮篆刻》、《蠲戏斋诗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