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戌南京春夜雨中

朝代:清朝|作者:潘伯鹰|

前年相见好容光,脂印才留便隔乡。

微笑重逢非梦寐,短笺一诀各彷徨。

悬思后日谁怜汝,判与深宵独断肠。

寒雨欺侬无泪滴,高檐恣意作淋浪。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玄隐庐卷三

猜您喜欢

  • 1.《宿径山娑罗林二首·其一元朝·祖铭高斋宿层峦,无眠振衣起。历历夜方悄,婉婉情自美。浓露灌桂花,清香袭庭几。林旷鸣籁隐,空净停云徙。万事坐若遗,静极到天理。举目注秋江,凉月薄如水。
  • 2.《送太守舒郎中赴阙·其一宋朝·彭汝砺英谋一发破昏冥,道路喁喁侧耳听。千里啸歌趋雨露,百胥奸猾避雷霆。闾阎有让风长暖,囹圄无尘草自青。朝罢雍容问民瘼,愿言康乐上宸庭。
  • 3.《燕歌行·其一明朝·李孙宸忆年十五发初长,为君许嫁登君堂。蘼芜薜荔裁衣裳,步移珊珊响明珰。扬蛾宛转入兰房,一心持赠无相忘。百年比翼两鸳鸯,谁知底事固难量。良人行役去他乡,含情不敢诉衷肠。...
  • 4.《宿流河驿清朝·王永命兴余漪阁剩清思,好住莲舟试问奇。孤鹜旧还驿路古,野鹇新报河根移。两崖翠树云中落,一枕黄涛梦际追。怕逐晓烟擎棹蚤,放歌漫兴水心期。
  • 5.《采莼曲四首·其三清朝·王士祯采莼临浅流,采莲在深渚。欢似莼心滑,那识莲心苦。
潘伯鹰(1882-1967) 原名式,字伯鹰,后以字行,别署孤,号凫公、有发翁等。安徽怀宁人。幼习经史,16岁应县试名列榜首。1899年赴上学习英、法、拉丁文。常撰文宣传西方进步思想。后潜心考据、义理之学,研究古代哲学、佛学、文学等。抗战兴,应竺可桢请任浙江大学教授,又去江西、广西讲学。1939年夏,在四川筹设复性书院任院长兼主讲。抗战胜利后回杭。1953年任浙江文史馆馆长。1964年任中央文史馆副馆长。精诗词,书法多林气,篆刻篆刻崇尚汉印。著述宏富,有"儒释哲一代宗师"之称。有《太和会语》、《宜山会语》、《复性书院讲录》、《尔雅台答问》、《尔雅台答问继编》、《朱子读书法》、《老子道德经注》、《蠲戏斋佛学论著》、《马一浮篆刻》、《蠲戏斋诗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