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行有寄

朝代:清朝|作者:潘伯鹰|

市楼相惜语犹温,却卷馀温熨别魂。

独俯沧江波渺渺,旋归虚室意存存。

芳情楚泽怀兰菊,断梦吴天乱晓昏。

两岸春山对愁绝,试从黛色觅眉痕。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出处:玄隐庐卷三

猜您喜欢

  • 1.《正月十五夜唐朝·苏味道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 2.《郝南容引谚唐朝·不详三公后,出死狗。
  • 3.《和君时苦热宋朝·彭汝砺穷檐祇似在蒸炊,无事形疲心亦疲。惟有清谈能胜热,终朝无处不相思。
  • 4.《游飞来寺·其二明朝·何维柏曲涧泻春泉,寒松带晚烟。半云侵客座,斜日落渔船。风细岩花静,月明山色鲜。酣歌迷去路,倚榻欲栖禅。
  • 5.《小重山·无题清朝·王士禄曾看新妆镜前。别来怊怅甚、不成眠。此情不拟有人怜。愁袅袅、空似兽炉烟。辜负月娟娟。梅花如有意、落红钿。东风轻软到秋千。遥相忆、微倦夕阳天。
潘伯鹰(1882-1967) 原名式,字伯鹰,后以字行,别署孤,号凫公、有发翁等。安徽怀宁人。幼习经史,16岁应县试名列榜首。1899年赴上学习英、法、拉丁文。常撰文宣传西方进步思想。后潜心考据、义理之学,研究古代哲学、佛学、文学等。抗战兴,应竺可桢请任浙江大学教授,又去江西、广西讲学。1939年夏,在四川筹设复性书院任院长兼主讲。抗战胜利后回杭。1953年任浙江文史馆馆长。1964年任中央文史馆副馆长。精诗词,书法多林气,篆刻篆刻崇尚汉印。著述宏富,有"儒释哲一代宗师"之称。有《太和会语》、《宜山会语》、《复性书院讲录》、《尔雅台答问》、《尔雅台答问继编》、《朱子读书法》、《老子道德经注》、《蠲戏斋佛学论著》、《马一浮篆刻》、《蠲戏斋诗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