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徐道邻

朝代:清朝|作者:潘伯鹰|

适从燕叱莺嗔地,初见鹰扬凤叹人。

绝哂高名动都市,不容辣酒拒逡巡。

阴符亘夜皆成诵,法曲当筵合入神。

岂必过存匡济志,世间随处足悲辛。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玄隐庐卷三

猜您喜欢

  • 1.《水调歌头·我饮不须劝宋朝·辛弃疾 淳熙丁酉,自江陵移帅隆兴,到官之三月被召,司马监、赵卿、王漕饯别。司马赋《水调歌头》,席间次韵。时王公明枢密薨,坐客终夕为兴门户之叹,故前章及之。 我饮不须劝...
  • 2.《木兰花慢·太湖纵眺清朝·洪亮吉 眼中何所有?三万顷,太湖宽。纵蛟虎纵横,龙鱼出没,也把纶竿。龙威丈人何在?约空中同凭玉阑干。薄醉正愁消渴,洞庭山桔都酸。更残,黑雾杳漫漫,激电闪流丸。有上界神...
  • 3.《偈颂一百零三首·其一百三宋朝·释月涧地钓东湖二十年,眼头老却几风烟。等闲笑捲丝纶去,秋满江山月满天。
  • 4.《次韵答沈白云元朝·大圭一自长干送别时,几看明月到岩扉。黄金可就仙难学,白雪重歌和转稀。洗剑沧江龙气湿,步虚清夜佩声微。谁能谢却人间事,独数留侯早见机。
  • 5.《秦中凯歌十二首·其四清朝·王士祯天上黄河万里来,巨灵高掌抱云台。遥看丞相行营过,日射潼关四扇开。
潘伯鹰(1882-1967) 原名式,字伯鹰,后以字行,别署孤,号凫公、有发翁等。安徽怀宁人。幼习经史,16岁应县试名列榜首。1899年赴上学习英、法、拉丁文。常撰文宣传西方进步思想。后潜心考据、义理之学,研究古代哲学、佛学、文学等。抗战兴,应竺可桢请任浙江大学教授,又去江西、广西讲学。1939年夏,在四川筹设复性书院任院长兼主讲。抗战胜利后回杭。1953年任浙江文史馆馆长。1964年任中央文史馆副馆长。精诗词,书法多林气,篆刻篆刻崇尚汉印。著述宏富,有"儒释哲一代宗师"之称。有《太和会语》、《宜山会语》、《复性书院讲录》、《尔雅台答问》、《尔雅台答问继编》、《朱子读书法》、《老子道德经注》、《蠲戏斋佛学论著》、《马一浮篆刻》、《蠲戏斋诗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