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湖共友泛舟归饭而别

朝代:清朝|作者:潘伯鹰|

钟山隔水半苍苍,紫雾如纱漏水光。

黝俯女墙能顾影,绿环稚柳欲成行。

片云舒捲延清暇,单舸夷犹语夕阳。

莫讶归城羊胛熟,及君共饱未沧桑。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玄隐庐卷三

猜您喜欢

  • 1.《子产论政宽猛春秋战国·左丘明   郑子产有疾。谓子大叔曰:“我死,子必为政。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疾数月而卒...
  • 2.《无题·咏张群内阁近现代·陈寅恪 舟中怅望梦难寻,绣被焚香夜夜心。武帝弘规金屋众,文君幽恨凤弦深。催妆青女羞还却,隔雨红楼冷不禁。写尽相思千万纸,东墙消息...
  • 3.《苏台竹枝词十首·其十元朝·薛兰英、蕙英百尺高楼倚碧天,阑干曲曲画屏连。侬家自有《苏台曲》,不去西湖唱《采莲》。
  • 4.《春暮留云阁感怀·其一明朝·佘翔二月花间黄鸟啼,看花人去草萋萋。白云犹似能留客,一片飞来雨石西。
  • 5.《赠张郡丞理滕县事明朝·李孙宸佐郡勋名两地传,兼符真羡吏为仙。邑原东鲁弦歌旧,人是阳城无字年。鸿雁渐还中泽集,妖氛长净绿林烟。倦游独自惭消渴,犹费临邛重客筵。
潘伯鹰(1882-1967) 原名式,字伯鹰,后以字行,别署孤,号凫公、有发翁等。安徽怀宁人。幼习经史,16岁应县试名列榜首。1899年赴上海学习英、法、拉丁文。常撰文宣传西方进步思想。后潜心考据、义理之学,研究古代哲学、佛学、文学等。抗战兴,应竺可桢请任浙江大学教授,又去江西、广西讲学。1939年夏,在四川筹设复性书院任院长兼主讲。抗战胜利后回杭。1953年任浙江文史馆馆长。1964年任中央文史馆副馆长。精诗词,书法多林气,篆刻篆刻崇尚汉印。著述宏富,有"儒释哲一代宗师"之称。有《太和会语》、《宜山会语》、《复性书院讲录》、《尔雅台答问》、《尔雅台答问继编》、《朱子读书法》、《老子道德经注》、《蠲戏斋佛学论著》、《一浮篆刻》、《蠲戏斋诗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