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宿周楼不寐

朝代:清朝|作者:潘伯鹰|

窗纱魂去不能遮,不寐魂难越此纱。

诗爱刘琨空抚枕,身非张俭亦无家。

忆中儿女啼还笑,劫后亲朋鹤与沙。

愁听明朝呼报纸,不知鬼箓几名加。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出处:玄隐庐卷三

猜您喜欢

  • 1.《菩萨蛮·雾窗寒对遥天暮清朝·纳兰容若雾窗寒对遥天暮,暮天遥对寒窗雾。花落正啼鸦,鸦啼正落花。 袖罗垂影瘦,瘦影垂罗袖。风翦一丝红,红丝一翦风。
  • 2.《东居鉴上简王廷实先生元朝·叶兰浮云散微雨,虚室生潇爽。林木蔼寒绿,幽禽弄馀响。境偏谢喧杂,心静兴远想。关山路迢遥,江湖波浩荡。行行匪所知,宇宙一何广。履险念平陆,耽乐终怅怏。芳姿难再妍,时序...
  • 3.《寄郭诚思华下茅斋宋朝·张方平舍在世尘外,松扉夜不关。心同秋水静,身共野云閒。自得逾三乐,谁堪话九还。它年玉泉约,何以救衰颜。
  • 4.《察院学士灸焫连日戏作鄙句宋朝·彭汝砺截艾作炷大如椽,三日彻夜烧丹田。心腹生火口生烟,皮毛润泽骨骼坚。舍杖趋走脚轻儇,赫如渥丹颜色鲜。五十六岁如少年,顾我一生百迍邅。病多未老先华颠,欲灸自量无罪愆。...
  • 5.《和三槐老师玉关人老诗四首·其一明朝·何吾驺长城窟,桑乾水。跨马斩楼兰,长风几万里。头须白尽寸心丹,夜夜剑光摇汉紫。
潘伯鹰(1882-1967) 原名式,字伯鹰,后以字行,别署孤,号凫公、有发翁等。安徽怀宁人。幼习经史,16岁应县试名列榜首。1899年赴上海学习英、法、拉丁文。常撰文宣传西方进步思想。后潜心考据、义理之学,研究古代哲学、佛学、文学等。抗战兴,应竺可桢请任浙江大学教授,又去江西、广西讲学。1939年夏,在四川筹设复性书院任院长兼主讲。抗战胜利后回杭。1953年任浙江文史馆馆长。1964年任中央文史馆副馆长。精诗词,书法多林气,篆刻篆刻崇尚汉印。著述宏富,有"儒释哲一代宗师"之称。有《太和会语》、《宜山会语》、《复性书院讲录》、《尔雅台答问》、《尔雅台答问继编》、《朱子读书法》、《老子道德经注》、《蠲戏斋佛学论著》、《一浮篆刻》、《蠲戏斋诗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