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发半山亭诣方广寺

朝代:清朝|作者:潘伯鹰|

曜灵彩箭开云水,新沐诸峰影共涵。

破雾篁丛摇绿净,战霜枫叶振红酣。

岩阿历劫皆如燬,林涧逢人合告惭。

陟降千盘方半道,前山依约隐精蓝。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覃韵 出处:玄隐庐卷四

猜您喜欢

  • 1.《梦相亲·清琴再鼓求凰弄宋朝·贺铸清琴再鼓求凰弄。紫陌屡盘骄马鞚。远山眉样认心期,流水车音牵目送。归来翠被和衣拥。醉解寒生钟鼓动。此欢只许梦相亲,每向梦中还说梦。
  • 2.《鸳鸯湖棹歌·之八十一清朝·朱彝尊野王台废只空墩,翁子坟荒有墓门。舍宅尚传裴相国,移家曾住赵工孙。
  • 3.《过张元韬明朝·丘遂经时不出户,秋老一幽探。真率成心赏,英雄见手谈。家贫馀紫芋,树冷落黄柑。别去如相念,钟声在水南。
  • 4.《白云谣送明教嵩禅师归山宋朝·释怀琏白云人间来,不杂飞埃色。遥烁太阳辉,万态情何极。嗟嗟轻肥子,见拟垂天翼。图南诚有机,去当六月息。宁知絪缊采,无心任吾适。天宇一何辽,舒卷非留迹。
  • 5.《癸亥生日·其三明朝·李孙宸清时宁敢薄冠裳,懒性偏宜云水乡。老去不为生日乐,閒来方觉夏阴长。形同野鹤随年瘦,机似江鸥与世忘。一片雄心收拾尽,蒲团经卷日相将。
潘伯鹰(1882-1967) 原名式,字伯鹰,后以字行,别署孤,号凫公、有发翁等。安徽怀宁人。幼习经史,16岁应县试名列榜首。1899年赴上学习英、法、拉丁文。常撰文宣传西方进步思想。后潜心考据、义理之学,研究古代哲学、佛学、文学等。抗战兴,应竺可桢请任浙江大学教授,又去江西、广西讲学。1939年夏,在四川筹设复性书院任院长兼主讲。抗战胜利后回杭。1953年任浙江文史馆馆长。1964年任中央文史馆副馆长。精诗词,书法多林气,篆刻篆刻崇尚汉印。著述宏富,有"儒释哲一代宗师"之称。有《太和会语》、《宜山会语》、《复性书院讲录》、《尔雅台答问》、《尔雅台答问继编》、《朱子读书法》、《老子道德经注》、《蠲戏斋佛学论著》、《马一浮篆刻》、《蠲戏斋诗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