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居后同人小集

朝代:清朝|作者:潘伯鹰|

播迁万里空皮骨,更见亲知骨委尘。

痛定却惊家尚在,筵开倍觉意堪珍。

杯中酒压心头血,槛外云迷劫里人。

危幕安巢吾所耻,举觞何以答嘉宾。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玄隐庐卷四

猜您喜欢

  • 1.《春暮西园明朝·高启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
  • 2.《莲池垂钓元朝·朱善露冷风清池水秋,莲衣落尽藕丝柔。谁人正把任公钓,豪客方眠太乙舟。
  • 3.《寄黄彦清元朝·施霖正声久微茫,尘满丝桐衣。几度思理曲,拟我与世违。偶逢钟子期,对之拂金徽。一弹再三叹,下指生光辉。但忧子期去,听者亦复稀。
  • 4.《生日和张汝凤五舍弟韵·其一明朝·王渐逵青山岩石许相容,密荫疏篱昼掩风。桃李丛中通燕子,溪云深处对渔翁。喜陪亲旧尊前乐,嬴得春颜醉后红。四十馀年尤悔在,致身惭与圣贤同。
  • 5.《赋夹竹桃·其一明朝·王弘诲夹竹称桃树,当轩花几丛。漪漪时间绿,灼灼半舒红。裛泪含朝雨,浓妆媚晚风。东君无限意,点缀不言中。
潘伯鹰(1882-1967) 原名式,字伯鹰,后以字行,别署孤,号凫公、有发翁等。安徽怀宁人。幼习经史,16岁应县试名列榜首。1899年赴上学习英、法、拉丁文。常撰文宣传西方进步思想。后潜心考据、义理之学,研究古代哲学、佛学、文学等。抗战兴,应竺可桢请任浙江大学教授,又去江西、广西讲学。1939年夏,在四川筹设复性书院任院长兼主讲。抗战胜利后回杭。1953年任浙江文史馆馆长。1964年任中央文史馆副馆长。精诗词,书法多林气,篆刻篆刻崇尚汉印。著述宏富,有"儒释哲一代宗师"之称。有《太和会语》、《宜山会语》、《复性书院讲录》、《尔雅台答问》、《尔雅台答问继编》、《朱子读书法》、《老子道德经注》、《蠲戏斋佛学论著》、《马一浮篆刻》、《蠲戏斋诗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