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三日重至李园

朝代:清朝|作者:潘伯鹰|

悒怏江山满目秋,李园重到岁将周。

禽声如接支离语,藓径长纡宛转愁。

更觉天寒怜翠袖,剩缘风急念神州。

冥顽木石堪终古,何事人心着昔游。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玄隐庐卷四

猜您喜欢

  • 1.《蜀中九日唐朝·王勃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 2.《元朝·王祯古铲惟制小,颇逾锄耨功。今于古制异,用亦差不同。沟田垄攲仄,他刃诚难攻。制器度地宜,创物须良工。长柄加阔首,圆柄投直銎。畎亩耀吐月,肘腋凌轻风。务进同撞戈,再前...
  • 3.《游丹山宋朝·与客穷幽胜,同登白水山。银涛翻月落,苍壁倚天寒。采药穿云坞,围棋坐石坛。因忘归路晚,纫佩得秋兰。
  • 4.《登泰山明朝·王安舜泰山东望走群龙,直上天门第一峰。泉壑晴霞开罨画,长空飞雨洗芙蓉。残碑莫辩秦时字,断简曾埋汉武封。览胜欲摅天下目,不知身在古鸿濛。
  • 5.《巨先归闻游天台诸胜诗以讯之·其一明朝·沈守正归思适当秋,秋霖压马头。闷添三日坐,凉赠一程游。寒灶犹存否,石梁闻小休。离台无怒岭,下剡有轻舟。
潘伯鹰(1882-1967) 原名式,字伯鹰,后以字行,别署孤,号凫公、有发翁等。安徽怀宁人。幼习经史,16岁应县试名列榜首。1899年赴上学习英、法、拉丁文。常撰文宣传西方进步思想。后潜心考据、义理之学,研究古代哲学、佛学、文学等。抗战兴,应竺可桢请任浙江大学教授,又去江西、广西讲学。1939年夏,在四川筹设复性书院任院长兼主讲。抗战胜利后回杭。1953年任浙江文史馆馆长。1964年任中央文史馆副馆长。精诗词,书法多林气,篆刻篆刻崇尚汉印。著述宏富,有"儒释哲一代宗师"之称。有《太和会语》、《宜山会语》、《复性书院讲录》、《尔雅台答问》、《尔雅台答问继编》、《朱子读书法》、《老子道德经注》、《蠲戏斋佛学论著》、《马一浮篆刻》、《蠲戏斋诗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