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访傅鹤亭陈枕山二君

朝代:清朝|作者:赖绍尧|

数载惊暌隔,相看各问年。

形容怜我瘦,文笔羡君妍。

近市心偏野,能閒俗亦仙。

赠投无别物,袖里有新篇。

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此收于赖绍尧《悔之诗钞》,又载林资修《栎社第一集。逍遥诗草》、王建《台中诗乘》。

猜您喜欢

  • 1.《郊庙歌辞·祭方丘乐章·金奏唐朝·不详坤元至德,品物资生。神凝博厚,道协高明。列镇五岳,环流四瀛。于何不载,万宝斯成。
  • 2.《同希颜怪松宋朝·冯璧崧高地气灵,花木竞妍秀。玉峰西南趾,有松独怪陋。偃蹇如蟠螭,奋迅如攫兽。叶劲须髯张,皮古鳞甲皱。菌蠢藤瘿怒,支离筇节瘦。月上虬影摇,风度雨声骤。子落慰枯禅,枝樛...
  • 3.《题本斋王公孝感白华图卷元朝·王寿衍母慈子孝觉天全,桃发花枝岂偶然。名士品题图画卷,他年当不负凌烟。
  • 4.《漫题五首·其三明朝·何吾驺上有萧萧树,下有茫茫水。水长灌树根,树老枝不瘁。树底生茯苓,结根五尺里。仙人教我餐,胜于千日醉。
  • 5.《哭林中丞二首·其二明朝·佘翔星陨辕门上将才,延陵挂剑重堪哀。故人不尽羊昙泪,忍向西州问草莱。
赖绍尧(1871~1917),字悔之,台湾彰化人。日本领台后,曾任大庄(今彰化县大村乡)区长,在地方上颇负名望。其妻为峰林家下厝林文凤之女、林献堂之堂姊。赖氏与雾峰著名诗人林痴仙、林幼春叔侄交情甚笃,三人早在明治卅四年(1901)左右,即以「栎社」为名,共同结社吟诗。赖绍尧与林痴仙同样醉心于诗、,往往于酒后放浪形骸,藉诗以寄托牢愁郁闷。明治卅九年(1906)栎社组织化之后,苑里文人蔡启运因最年长,在该社居于领导性的地位,蔡氏于明治四十三年(1911)去世后,栎社于次年(1912)改正社则,定置社长一名、理事六名,赖绍尧被推选为首任社长,直到大正六年(1917)去世后,始由傅锡祺接任。〖注文:参考傅锡祺《栎社沿革志略》,台北:台湾大通书局,1987年;许姬《台湾历史辞典》,台北:远流出版社,2004年。〗

赖绍尧诗作,多写处身异族统治下个人出处进退的冲突矛盾,兼具豪放旷达与柔媚婉约之格,诗艺甚佳,但生前作品并未结集。大正十三年(1924),栎社为纪念成立二十年而编选的《栎社第一集》出版,共收入赖绍尧诗作四十六首。其后,连横亦蒐集其遗作,共得六十六首,以《悔之诗钞》之名连载于《台湾诗荟》。后又将《悔之诗钞》与林痴仙的《无闷词钞》合称「赖林二子诗词」,编入「雅堂丛刊诗稿」,但并未出版。1987年台湾省文献会将「雅堂丛刊诗稿」影印出版,目前经龙文出版社据此重新整理影印,收入「台湾先贤诗文集汇刊」。今即以龙文本《悔之诗钞》为底本,并增补《悔之诗钞》未收之诗作进行校刊。(廖振富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