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邱菽园先生红楼梦绝句诗后

朝代:清朝|作者:谢道隆|

金钗十二幻情缘,又得邱迟妙句传。

劫火难烧才子笔,海天重话石头禅。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出处:台阳

2. 施懿琳编校

相关古诗分类

猜您喜欢

  • 1.《旅馆元朝·吴当旅馆经时序,羁愁转寂寥。山空寒隐雾,风急夜鸣条。塞雪应无际,军声自不骄。何时衰老泪,拭目圣明朝。
  • 2.《铁马清朝·方仁渊谁施炉冶制玲珑,一片铮鏦小院中。声似玉珂归想像,繁非金勒惯行空。虚窗夜战三更月,晴宇晨鸣八面风。良乐虽逢终不识,徒依檐下骋豪雄。
  • 3.《采菱词明朝·江源采菱复采菱,东湖复西湖。耻邀淇上女,但约邻家姑。湖水何悠悠,薰风亦徐徐。水深菱叶吧,水泄菱叶枯。采采去复来,川路何萦迂。但恐刺织手,不愁湿罗襦。徘徊思幽独,打起...
  • 4.《登虎头岩明朝·吴旦日观擅东岱,朱陵揭南霍。惟兹襄二美,嵼然拔穷壑。龙惊矫以龈,鸟骇翔而矍。云阵中合离,水军乍前却。碨如树怀瘿,駮若笋摧箨。干云两耽耽,烛坤双腭腭。誇秦伟崤函,论蜀...
  • 5.《山中寄邹重文明朝·沈鍊寻真访道数经秋,今日方成万里游。玉洞秖疑天上坐,金河不是世中流。渊明嗜酒犹逢社,徵伯耽书懒下楼。剩欲过溪同一笑,移文恐作北山羞。
谢道隆(1852~1915),字颂臣,又作颂丞;因排行第四,人称「谢四」。原籍广东大埔,乾隆年间曾祖来台开垦,卜居于田心仔庄(今台中县丰原市),以务农为业。至其父谢树棠习岐黄之术,以医药活人。谢氏为丘逢甲表兄,早年从苗栗文人谢锡朋受书,后入广东寓台文人吴子光门下,与筱庄吕汝修、吕汝玉兄弟交谊颇深。光绪元年(1875)以第五名入府学;光绪十六年(1890)在自宅设「养閒轩」,傅锡祺、张丽俊于此时受业门下。光绪二十年(1894)应大雅张家之请,授学于「学海轩」。张书炳、张德林、张晓峰,皆为其弟子。台湾割让之际,谢氏募集义勇军,率「诚」字正中营驻扎头前庄(今桃园县芦竹乡);后因义军节节败退,遂西渡避难。明治二十九年(1896)始再度返台,隐于医。曾与林痴仙、林资修、连雅堂等文士交游唱和,酣耳热之馀,往往痛陈时事。明治卅九年(1906)自营生圹于大甲溪右锅底窝(俗称「睦督科」);又于景幽美处筑草堂,称为「小东山」。春秋佳日,招友朋,携名妓,为文酒之会。如是数年,竟抑郁以终。谢氏著有《小东山诗存》,民国三十四年(1945)九,由其子谢秋涛刊印;民国六十三年(1974)再由其孙谢文昌二度刊印,共收古今体诗一百一十首。另收丘逢甲、林痴仙等唱和诗三十四首。后又有友人题谢氏咏生圹之诗,集为《科山生圹诗集》,录有当时名流洪弃生、连雅堂、蔡启运、陈基六之诗作 。兹以谢文昌刊印的《小东山诗存》为底本,参照郑鹏《师友义录》、王松《台阳诗话》、连横《台湾诗乘》、陈汉光《台湾诗录》及王建竹《台中诗乘》等编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