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答文访□呈季丞

朝代:清朝|作者:苏镜潭|

六载饥驱雪打头,故乡乱讯入羁愁。

便违叔度易生吝,未信杜康能解忧。

世事危于军背水,客心忙似壑藏舟。

异时瀛海编诗话,一集荆溪旧唱酬。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此收于连横《台湾诗荟》。

猜您喜欢

  • 1.《古意四首·其二元朝·吴敬庭斜阳在远树,微风动高荷。萧萧湖亭上,今夕凉巳多。遇此素心人,清言洗烦痾。樽酒相与欢,竟坐酣且歌。挥手谢尘世,不乐复如何。
  • 2.《即事元朝·吴当繁华一夕怨西风,金雁钿蝉镜影空。咫尺关山春梦里,桃花又向别人红。
  • 3.《如亭听籁明朝·王猷坐倚如亭夜正孤,疏林空见月平铺。忽听树杪微风起,错认笙箫乍有无。
  • 4.《赠诚上人四首·其四宋朝·释德洪对书只图遮眼,题诗何必须编。且看无情说法,群山雪尽苍然。
  • 5.《拟秋胡三首·其一元朝·释妙声来者靡居,逝者其奈何。来者靡居,逝者其奈何。岁短意长,乐少哀多。遗世独立,岂无其他。哀我人斯,营营则那。歌以言之,逝者其奈何。
苏镜潭(1883?~1939),字菱槎,福建晋江人。宿儒黄门人,翰林苏廷玉之后。光绪廿八年(1902)举人(一说光绪十七年举人)。曾署晋江令三载,参与创办泉州国学书院,纂修《南安县志》。泉州温陵韬社成员。书斋署名「迟香楼」,为韬社聚会场所之一。为板桥林家之戚族,诗人林小眉之表兄。日治时期曾经数度来台,旅居台北,受聘为林季丞的西席。为人豪放磊落,善诗文,骈体典丽高华,才思深挚,为时所称。常参与台北诗社联吟,与林小眉、连雅堂、苏大等文友相酬和。大正十二年(1923)旅台期间,与林小眉酬唱,日课十诗,凡十日而各得百咏,颜曰《东宁百咏》。苏林二子才力相埒,百咏内容多咏台湾历史俗。其诗除《东宁百咏》发行单行本〖苏镜潭《东宁百咏》,泉州:梅村诗社发行,1935年6初版。〗 外,多刊载于台湾报纸杂志。〖参考苏镜潭《东宁百咏》,厦门大学影印本;陈泗东〈清代末科泉州的举人进士遗闻录〉,《幸园笔耕录》,鹭江出版社,2003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