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普陀题壁·其二

朝代:清朝|作者:苏镜潭|

大江东去炮台横,白石冲潮激岸鸣。

一角残霞唐故刹,慈云庭院梵钟声。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出处:此收于连横《台湾诗荟》。

猜您喜欢

  • 1.《论诗三十首·其二十七元朝·元好问百年才觉古风回,元祐诸人次第来。 讳学金陵犹有说,竟将何罪废欧梅?
  • 2.《陪宋中丞武昌夜饮怀古唐朝·李白 清景南楼夜,风流在武昌。庾公爱秋月,乘兴坐胡床。龙笛吟寒水,天河落晓霜。我心还不浅,怀古醉馀觞。
  • 3.《和太常韦主簿五郎温汤寓目之作唐朝·王维汉主离宫接露台,秦川一半夕阳开。青山尽是朱旗绕,碧涧翻从玉殿来。新丰树里行人度,小苑城边猎骑回。闻道甘泉能献赋,悬知独有子云才。
  • 4.《登黄鹤楼明朝·成始终我生愿登黄鹤楼,偶见黄鹤旧矶头。高楼已废黄鹤去,江山寂寂令人愁。吕仙欲觅知何处①,只有空亭琐烟雾②。凤凰山绕武昌城③,鹦鹉洲连汉阳树。当年祢衡真可哀④,作赋自恃...
  • 5.《峨眉县清朝·毛澄古槐夹道小邮亭,蜡树平田岁暮青。水色过清知雪化,土膏微冷带云腥。农分供石争山界,僧送春茶入县庭。只有中峨看不足,乍如眉影乍如屏。
苏镜潭(1883?~1939),字菱槎,福建晋江人。宿儒黄门人,翰林苏廷玉之后。光绪廿八年(1902)举人(一说光绪十七年举人)。曾署晋江令三载,参与创办泉州国学书院,纂修《南安县志》。泉州温陵韬社成员。书斋署名「迟香楼」,为韬社聚会场所之一。为板桥林家之戚族,诗人林小眉之表兄。日治时期曾经数度来台,旅居台北,受聘为林季丞的西席。为人豪放磊落,善诗文,骈体典丽高华,才思深挚,为时所称。常参与台北诗社联吟,与林小眉、连雅堂、苏大等文友相酬和。大正十二年(1923)旅台期间,与林小眉酬唱,日课十诗,凡十日而各得百咏,颜曰《东宁百咏》。苏林二子才力相埒,百咏内容多咏台湾历史俗。其诗除《东宁百咏》发行单行本〖苏镜潭《东宁百咏》,泉州:梅村诗社发行,1935年6初版。〗 外,多刊载于台湾报纸杂志。〖参考苏镜潭《东宁百咏》,厦门大学影印本;陈泗东〈清代末科泉州的举人进士遗闻录〉,《幸园笔耕录》,鹭江出版社,2003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