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妓阿三家题壁

朝代:清朝|作者:苏镜潭|

当筵一曲曲尘纱,十里珠帘月半斜。

枨触江州旧时恨,青衫团扇阿三家。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出处:此收于连横《台湾诗荟》。

猜您喜欢

  • 1.《答智威偈(题拟)·其二唐朝·慧忠虚无是实体,人我何所存。妄情不须息,即汎般若船。
  • 2.《奉同师川游大梵院小轩即事宋朝·洪朋底处扶藜恣意行,僧家栏楯上冥冥。市声不废西山白,春色先从南浦青。晚觉惠风生草径,坐看迟日上柴扃。明朝眼界即渐好,更向韦公湖上亭。
  • 3.《江城杂咏七首·其七元朝·张仲深霜露下林薄,江干岁事阑。起来风力恶,不放酒杯乾。南土旌旗满,孤城鼓角寒。百年如梦寐,头黑好相看。
  • 4.《招隐二首·其一宋朝·卢襄有玉人兮山之隅,骑苍龙兮歌步虚。薜荔衣兮女萝裾,餐琼蕊兮被玉书。朝玉皇兮游上都,擘麟脯兮邀麻姑。胡不舍此而来兮吾与俱。
  • 5.《挽复庵第一律明朝·李桢髫龀相依已二毛,当年荼苦叹同遭。一从有阙廑匕补,几为无聊眷眷劳。浩兴只遗山水僻,闲情空忆啸歌豪。分飞雁影归何日,漫把相思付短毫。
苏镜潭(1883?~1939),字菱槎,福建晋江人。宿儒黄门人,翰林苏廷玉之后。光绪廿八年(1902)举人(一说光绪十七年举人)。曾署晋江令三载,参与创办泉州国学书院,纂修《南安县志》。泉州温陵韬社成员。书斋署名「迟香楼」,为韬社聚会场所之一。为板桥林家之戚族,诗人林小眉之表兄。日治时期曾经数度来台,旅居台北,受聘为林季丞的西席。为人豪放磊落,善诗文,骈体典丽高华,才思深挚,为时所称。常参与台北诗社联吟,与林小眉、连雅堂、苏大等文友相酬和。大正十二年(1923)旅台期间,与林小眉酬唱,日课十诗,凡十日而各得百咏,颜曰《东宁百咏》。苏林二子才力相埒,百咏内容多咏台湾历史俗。其诗除《东宁百咏》发行单行本〖苏镜潭《东宁百咏》,泉州:梅村诗社发行,1935年6初版。〗 外,多刊载于台湾报纸杂志。〖参考苏镜潭《东宁百咏》,厦门大学影印本;陈泗东〈清代末科泉州的举人进士遗闻录〉,《幸园笔耕录》,鹭江出版社,2003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