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宁百咏·其五

朝代:清朝|作者:苏镜潭|

东宁二世嗣王贤,坠地金瓯竟不全。

绝徼苦无唐印绶,五铢先复汉家钱。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猜您喜欢

  • 1.《题白雉山图元朝·夏严中我家茅屋瞰沧流,碧树离离带远洲。安得故人归旧隐,共看明月楚天秋。
  • 2.《读经宋朝·释清远不染而染妄本虚,染而不染悉无馀。本虚自是能成事,体净何妨应万殊。断妄證真心岂息,非真非妄智还迂。了真了妄如无碍,自在圆明始是珠。
  • 3.《怀旧明朝·吴宣斜月巴山起白烟,寂寥孤梦托秋弦。相看不尽云飞鸟,风雨梧桐忆去年。
  • 4.《何村八景·其一·渡头渔唱明朝·吴琏来往人喧古渡头,渔翁摇漾荡扁舟。丁当几韵榔初响,欸乃数声歌未休。欢酌瓦瓶蓬月夜,醉吹横笛海天秋。相逢相问渔樵外,更有谁闲似白鸥。
  • 5.《送汪尔含还新安兼讯白下旧游用命美韵·其二明朝·李之世荷香冉冉扑征辕,软雨柔风汎绿尊。茉莉有香传陆贾,葡萄无种忆张骞。閒依榕幕唯吟柳,梦逐莱裾亦绕萱。南北路岐堪一叹,可能相别不销魂。
苏镜潭(1883?~1939),字菱槎,福建晋江人。宿儒黄鹤门人,翰林苏廷玉之后。光绪廿八年(1902)举人(一说光绪十七年举人)。曾署晋江令三载,参与创办泉州国学书院,纂修《南安县志》。泉州温陵韬社成员。书斋署名「迟香楼」,为韬社聚会场所之一。为板桥林家之戚族,人林小眉之表兄。日治时期曾经数度来台,旅居台北,受聘为林季丞的西席。为人豪放磊落,善诗文,骈体典丽高华,才思深挚,为时所称。常参与台北诗社联吟,与林小眉、连雅堂、苏大等文友相酬和。大正十二年(1923)旅台期间,与林小眉酬唱,日课十诗,凡十日而各得百咏,颜曰《东宁百咏》。苏林二子才力相埒,百咏内容多咏台湾历史俗。其诗除《东宁百咏》发行单行本〖苏镜潭《东宁百咏》,泉州:梅村诗社发行,1935年6初版。〗 外,多刊载于台湾报纸杂志。〖参考苏镜潭《东宁百咏》,厦门大学影印本;陈泗东〈清代末科泉州的举人进士遗闻录〉,《幸园笔耕录》,鹭江出版社,2003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