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宁百咏·其二十三

朝代:清朝|作者:苏镜潭|

海外扶馀正朔存,延秋城下泣王孙。

秋来禾黍临官道,不见先朝桔柣门。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元韵

猜您喜欢

  • 1.《登庐山五老峰唐朝·李白 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
  • 2.《荐福寺(即戴叔伦故宅,今号戴公堤)宋朝·严粲石径秋痕苔藓深,谁将清气润脩林。戴公堤上古时月,几度凉宵照苦吟。
  • 3.《感皇恩元朝·曾瑞卿绿映红遮。锦绣周折。金莎软睡鸳鸯,杨柳晴啼杜宇,牡丹暖宿蝴蝶。花枝蹀躞。花影重叠。木香洞薰兰麝。荼蘼架飘玉雪。苍苔径绣文缬。
  • 4.《明朝·朱珙闻说轻依弱草栖,曾沾花雨作香泥。锦筵舞罢随仙步,紫陌朝回逐马蹄。荣辱寸心应渴长,古今浮世为昏迷。长缨不染还须濯,莫道华簪是辟犀。
  • 5.《除夕感兴二首·其一明朝·江源今夕知何夕,青阳逼岁除。暮年千里客,故国一封书。就枕灭明烛,鸣榔闻夜渔。明朝遥捧酒,空望白云衢。
苏镜潭(1883?~1939),字菱槎,福建晋江人。宿儒黄门人,翰林苏廷玉之后。光绪廿八年(1902)举人(一说光绪十七年举人)。曾署晋江令三载,参与创办泉州国学书院,纂修《南安县志》。泉州温陵韬社成员。书斋署名「迟香楼」,为韬社聚会场所之一。为板桥林家之戚族,人林小眉之表兄。日治时期曾经数度来台,旅居台北,受聘为林季丞的西席。为人豪放磊落,善诗文,骈体典丽高华,才思深挚,为时所称。常参与台北诗社联吟,与林小眉、连雅堂、苏大等文友相酬和。大正十二年(1923)旅台期间,与林小眉酬唱,日课十诗,凡十日而各得百咏,颜曰《东宁百咏》。苏林二子才力相埒,百咏内容多咏台湾历史俗。其诗除《东宁百咏》发行单行本〖苏镜潭《东宁百咏》,泉州:梅村诗社发行,1935年6初版。〗 外,多刊载于台湾报纸杂志。〖参考苏镜潭《东宁百咏》,厦门大学影印本;陈泗东〈清代末科泉州的举人进士遗闻录〉,《幸园笔耕录》,鹭江出版社,2003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