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宁百咏·其三十五

朝代:清朝|作者:苏镜潭|

十里青畴鸠唤耕,李花无主梨花生。

春雨草侵乌鬼井,晚潮沙接红毛城。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猜您喜欢

  • 1.《终身误清朝·曹雪芹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 2.《次韵通明叟晚春二十七首·其九宋朝·释德洪昼永呼童挂北轩,青山无数卧披看。独怜杜宇啼声晚,催发芭蕉战莫寒。
  • 3.《颂古七首·其五元朝·释明本三冬枯木遇春阳,翠萼寒英喷古香。雪鬓老婆情未瞥,冷看花树哭檀郎。
  • 4.《牛渚春涛明朝·李汶牛渚矶头望眼开,桃花浪暖积成堆。随风怒卷半山雪,带雨遥轰彻夜雷。照水已怜温娇去,乘潮疑有子胥来。瞿塘三峡应相似,会拟乘槎览胜回。
  • 5.《南歌子·塞上明朝·杜陵生草暖鸳鸯泊,沙寒鸡鹿城。芦管一声声,故乡千里月,梦难成。
苏镜潭(1883?~1939),字菱槎,福建晋江人。宿儒黄门人,翰林苏廷玉之后。光绪廿八年(1902)举人(一说光绪十七年举人)。曾署晋江令三载,参与创办泉州国学书院,纂修《南安县志》。泉州温陵韬社成员。书斋署名「迟香楼」,为韬社聚会场所之一。为板桥林家之戚族,人林小眉之表兄。日治时期曾经数度来台,旅居台北,受聘为林季丞的西席。为人豪放磊落,善诗文,骈体典丽高华,才思深挚,为时所称。常参与台北诗社联吟,与林小眉、连雅堂、苏大等文友相酬和。大正十二年(1923)旅台期间,与林小眉酬唱,日课十诗,凡十日而各得百咏,颜曰《东宁百咏》。苏林二子才力相埒,百咏内容多咏台湾历史俗。其诗除《东宁百咏》发行单行本〖苏镜潭《东宁百咏》,泉州:梅村诗社发行,1935年6初版。〗 外,多刊载于台湾报纸杂志。〖参考苏镜潭《东宁百咏》,厦门大学影印本;陈泗东〈清代末科泉州的举人进士遗闻录〉,《幸园笔耕录》,鹭江出版社,2003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