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宁百咏·其四十七

朝代:清朝|作者:苏镜潭|

残旗海角叹栖栖,绝好江山忍再提。

太息中原方逐鹿,全师无意更征西。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齐韵

猜您喜欢

  • 1.《送淳轼二上座·其一宋朝·李彭密掩柴门断还往,道人履迹破苍苔。青灯相对语离夜,况复打窗风雨来。
  • 2.《送徐总宋朝·张方平半醉长呼意若何,官情道味两蹉跎。眼前渐渐故人少,世上纷纷新事多。疏籁自鸣非节奏,虚舟妄触任风波。悲歌深叹流年急,常忆江南蓝采和。
  • 3.《口号·其二宋朝·刘跂面目已凭诗寄去,笑谈须待自将来。香泉不煮双金榼,候取归人趁菊开。
  • 4.《湖心亭即事明朝·佘翔平湖开一镜,日暮系楼船。酒似移盘石,歌疑唱采莲。
  • 5.《自余杭历于潜道中明朝·李雯晨驾辞阴渚,逶迤见岩丘。芳翠涤余蔼,回沙灼清流。泄云漫方聚,深竹疑晴秋。岑峦有连蝉,道里无险投。纷袭缅腾茜,汨瀄摇澄湫。枫楮秀中椒,荈蕨横道周。青苗漾白水,明畴...
苏镜潭(1883?~1939),字菱槎,福建晋江人。宿儒黄鹤门人,翰林苏廷玉之后。光绪廿八年(1902)举人(一说光绪十七年举人)。曾署晋江令三载,参与创办泉州国学书院,纂修《南安县志》。泉州温陵韬社成员。书斋署名「迟香楼」,为韬社聚会场所之一。为板桥林家之戚族,人林小眉之表兄。日治时期曾经数度来台,旅居台北,受聘为林季丞的西席。为人豪放磊落,善诗文,骈体典丽高华,才思深挚,为时所称。常参与台北诗社联吟,与林小眉、连雅堂、苏大等文友相酬和。大正十二年(1923)旅台期间,与林小眉酬唱,日课十诗,凡十日而各得百咏,颜曰《东宁百咏》。苏林二子才力相埒,百咏内容多咏台湾历史俗。其诗除《东宁百咏》发行单行本〖苏镜潭《东宁百咏》,泉州:梅村诗社发行,1935年6初版。〗 外,多刊载于台湾报纸杂志。〖参考苏镜潭《东宁百咏》,厦门大学影印本;陈泗东〈清代末科泉州的举人进士遗闻录〉,《幸园笔耕录》,鹭江出版社,2003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