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宁百咏·其五十二

朝代:清朝|作者:苏镜潭|

崎岖薄宦渡层冰,遗爱滇南说故丞。

老去不禁亡国恨,宰官无奈去为僧。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蒸韵

2. 编者按:「宦」,《东宁百咏》误作「官」,据《台湾钞》改。

猜您喜欢

  • 1.《门有万里客行三国·曹植 门有万里客,问君何乡人。褰裳起从之,果得心所亲。挽裳对我泣,太息前自陈。本是朔方士,今为吴越民。行行将复行,去去适西秦。
  • 2.《二妃庙(《宋诗纪事》卷三八题作黄陵庙)宋朝·李邦彦苍梧杳霭迷遐躅,晚云愁入修眉绿。薰风不动五弦空,清血斑斑在山竹。
  • 3.《湘西暮归宋朝·释德洪笋舆鼓角背层城,湘水涸尽行沙汀。岳麓雪云献楼阁,橘洲烟雨学丹青。此生多艰付跛挈,投老馀闲到寂惺。苍鬣万身门窈窕,归来风叶扫空庭。
  • 4.《偈颂一百四十二首·其四十九宋朝·释广闻钟声才动鼓声催,看取如今是甚时。闹浩浩中静悄悄,须臾小立是便宜。
  • 5.《金台别梦明朝·吴希贤仙舟今去吴江东,吴江之水何溶溶。美人远隔芙蓉浦,伐木歌残春思慵。秋台夜静月如水,纸帐梅花情万里。梦魂幻作蝴蝶飞,飞过瀛洲疾如驶。瀛洲深处风景饶,美人相见还相招。...
苏镜潭(1883?~1939),字菱槎,福建晋江人。宿儒黄鹤门人,翰林苏廷玉之后。光绪廿八年(1902)举人(一说光绪十七年举人)。曾署晋江令三载,参与创办泉州国学书院,纂修《南安县志》。泉州温陵韬社成员。书斋署名「迟香楼」,为韬社聚会场所之一。为板桥林家之戚族,诗人林小眉之表兄。日治时期曾经数度来台,旅居台北,受聘为林季丞的西席。为人豪放磊落,善诗文,骈体典丽高华,才思深挚,为时所称。常参与台北诗社联吟,与林小眉、连雅堂、苏大等文友相酬和。大正十二年(1923)旅台期间,与林小眉酬唱,日课十诗,凡十日而各得百咏,颜曰《东宁百咏》。苏林二子才力相埒,百咏内容多咏台湾历史俗。其诗除《东宁百咏》发行单行本〖苏镜潭《东宁百咏》,泉州:梅村诗社发行,1935年6初版。〗 外,多刊载于台湾报纸杂志。〖参考苏镜潭《东宁百咏》,厦门大学影印本;陈泗东〈清代末科泉州的举人进士遗闻录〉,《幸园笔耕录》,鹭江出版社,2003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