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宁百咏·其六十七

朝代:清朝|作者:苏镜潭|

桐城旧治通州继,干济文章擅美誉。

君看去思官道石,遗黎尚自说姚徐。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

猜您喜欢

  • 1.《谪岭南道中作唐朝·李德裕岭水争分路转迷,桄榔椰叶暗蛮溪。愁冲毒雾逢蛇草,畏落沙虫避燕泥。五月畲田收火米,三更津吏报潮鸡。不堪肠断思乡处,红槿花中越鸟啼。
  • 2.《渔父词二首·其二宋朝·密璹钓得鱼来卧看书,船头稳置酒葫芦。烟际柳,雨中蒲,乞与人间作画图。
  • 3.《晚泊杨村明朝·王㒜蔡村才过又杨村,近海河流似马奔。百里桑麻迷绿野,几家灯火伴黄昏。水因东折成丁字,人自南来类鸟言。明月满蓬清不寐,戛然孤鹤奋高鶱。
  • 4.《第八十二德山上堂颂宋朝·释义青金轮微动吼乾坤,稍逆金躯草卧身。更欲发言来拟问,悲风吹尽四绝邻。
  • 5.《宋朝·释岩乾坤肃静,海晏河清。风不鸣条,雨不破块。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苏镜潭(1883?~1939),字菱槎,福建晋江人。宿儒黄鹤门人,翰林苏廷玉之后。光绪廿八年(1902)举人(一说光绪十七年举人)。曾署晋江令三载,参与创办泉州国学书院,纂修《南安县志》。泉州温陵韬社成员。书斋署名「迟香楼」,为韬社聚会场所之一。为板桥林家之戚族,人林小眉之表兄。日治时期曾经数度来台,旅居台北,受聘为林季丞的西席。为人豪放磊落,善诗文,骈体典丽高华,才思深挚,为时所称。常参与台北诗社联吟,与林小眉、连雅堂、苏大等文友相酬和。大正十二年(1923)旅台期间,与林小眉酬唱,日课十诗,凡十日而各得百咏,颜曰《东宁百咏》。苏林二子才力相埒,百咏内容多咏台湾历史俗。其诗除《东宁百咏》发行单行本〖苏镜潭《东宁百咏》,泉州:梅村诗社发行,1935年6初版。〗 外,多刊载于台湾报纸杂志。〖参考苏镜潭《东宁百咏》,厦门大学影印本;陈泗东〈清代末科泉州的举人进士遗闻录〉,《幸园笔耕录》,鹭江出版社,2003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