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宁百咏·其七十二

朝代:清朝|作者:苏镜潭|

江东子弟旧知名,年少终童誓请缨。

凄绝瑞香亭下路,将星黯淡阵云横。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猜您喜欢

  • 1.《虞美人·曲阑干外天如水宋朝·晏几道 曲阑干外天如水。昨夜还曾倚。初将明月比佳期。长向月圆时候、望人归。 罗衣著破前香在。旧意谁教改。一春离恨懒调弦。犹有两行闲泪、宝筝前。
  • 2.《望江南·娘子面唐朝·敦煌曲子娘子面,硙了再重磨。昨来忙蓦行车少,盖缘傍畔迸麸多。所以不来过。
  • 3.《偈二首·其一宋朝·释居慧钟馗醉里唱凉州,小妹门前祇点头。巡海夜叉相见后,大家拍手上高楼。
  • 4.《天台山中十首·其十宋朝·释元肇为爱檐前竹,特立万竿玉。萧萧送雨声,沈沈照窗绿。风雪凌压之,可摧不可曲。澹然如幽人,长年在空谷。
  • 5.《一斛珠·寓言明朝·李雯垂阳如幕,看花每恨东风恶。舞衣虽在薇香薄。撩乱云鬟,何处安金雀。天上柳绵吹又落,玉颜已破情如昨。学时剩有相思约。今日相思,人倚栏干角。
苏镜潭(1883?~1939),字菱槎,福建晋江人。宿儒黄门人,翰林苏廷玉之后。光绪廿八年(1902)举人(一说光绪十七年举人)。曾署晋江令三载,参与创办泉州国学书院,纂修《南安县志》。泉州温陵韬社成员。书斋署名「迟香楼」,为韬社聚会场所之一。为板桥林家之戚族,人林小眉之表兄。日治时期曾经数度来台,旅居台北,受聘为林季丞的西席。为人豪放磊落,善诗文,骈体典丽高华,才思深挚,为时所称。常参与台北诗社联吟,与林小眉、连雅堂、苏大等文友相酬和。大正十二年(1923)旅台期间,与林小眉酬唱,日课十诗,凡十日而各得百咏,颜曰《东宁百咏》。苏林二子才力相埒,百咏内容多咏台湾历史俗。其诗除《东宁百咏》发行单行本〖苏镜潭《东宁百咏》,泉州:梅村诗社发行,1935年6初版。〗 外,多刊载于台湾报纸杂志。〖参考苏镜潭《东宁百咏》,厦门大学影印本;陈泗东〈清代末科泉州的举人进士遗闻录〉,《幸园笔耕录》,鹭江出版社,2003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