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宁百咏·其七十八

朝代:清朝|作者:苏镜潭|

草泽椎埋亦足豪,胭脂坡下拥檀槽。

英雄不会诗书意,郭解朱家岂若曹。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豪韵

猜您喜欢

  • 1.《戏德邵宋朝·李正民漫说灵犀一点通,人生谁肯困途穷。远同汉代东方朔,近比江西黄仲熊。休戴南金双德胜,幸逢膏泽屡年丰。薄田正可捐鸡肋,义士于今少古鸿。
  • 2.《敦好轩宋朝·李彭会心诚独难,托契复何有。曩哲有遗言,定交于杵臼。此风颇沦胥,射利一相就。口血宁未乾,转眄忽卖友。夙心何由敦,聊与眷眷偶。是中白头新,嘉德真耐久。恍如对华觞,心醉...
  • 3.《留龙居士试建茶既去辄分送并颂寄之宋朝·陈渊未下钤锤墨如漆,已入筛罗白如雪。从来黑白不相融,吸尽方知了无别。老龙过我睡初醒,为破云腴同一啜。舌根回味只自知,放盏相看欲何说。
  • 4.《静安八咏录四·其三·涌泉元朝·陆侗元气斡坤轴,不舍昼夜旋。四五穷其上,趵突万劫泉。宁随月盈缩,滚滚常自然。沸如沃焦起,汨若尾闾连。神虎耻来跑,骊龙惧为渊。自天一数生,在理合后先。荒哉博望侯,空去...
  • 5.《夜起烹茶明朝·李之世空阶泫露竹漙漙,酒气微清枕簟寒。茶灶半消烟乍起,一钩残月碧阑干。
苏镜潭(1883?~1939),字菱槎,福建晋江人。宿儒黄门人,翰林苏廷玉之后。光绪廿八年(1902)举人(一说光绪十七年举人)。曾署晋江令三载,参与创办泉州国学书院,纂修《南安县志》。泉州温陵韬社成员。书斋署名「迟香楼」,为韬社聚会场所之一。为板桥林家之戚族,人林小眉之表兄。日治时期曾经数度来台,旅居台北,受聘为林季丞的西席。为人豪放磊落,善诗文,骈体典丽高华,才思深挚,为时所称。常参与台北诗社联吟,与林小眉、连雅堂、苏大等文友相酬和。大正十二年(1923)旅台期间,与林小眉酬唱,日课十诗,凡十日而各得百咏,颜曰《东宁百咏》。苏林二子才力相埒,百咏内容多咏台湾历史俗。其诗除《东宁百咏》发行单行本〖苏镜潭《东宁百咏》,泉州:梅村诗社发行,1935年6初版。〗 外,多刊载于台湾报纸杂志。〖参考苏镜潭《东宁百咏》,厦门大学影印本;陈泗东〈清代末科泉州的举人进士遗闻录〉,《幸园笔耕录》,鹭江出版社,2003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