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宁百咏·其七十九

朝代:清朝|作者:苏镜潭|

伤心家国泣离鸾,尽室仓皇死节难。

谁道和戎真下策,汉宫尚有嫁呼韩。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寒韵

猜您喜欢

  • 1.《泊秦淮唐朝·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 2.《形影神三首 影答形晋朝·陶渊明存生不可言,卫生每苦拙;诚愿游崑华,邈然兹道绝。与子相遇来,未尝异悲悦。憩荫若暂乖,止日终不别。此同既难常,黯尔俱时灭。身没名亦尽,念之五情热。立善有遗爱,胡为...
  • 3.《春日偕秦大南熙糜二逊肤泛舟蓉湖清朝·尤钧东风何日至,生意满平芜。桃叶同浮艇,杏花开倚垆。客来茶正沸,春去鸟争呼。暮景苍然起,天光到水无。
  • 4.《杂诗六首·其三宋朝·刘挚古人有高志,妙与天地通。读骚饮美酒,挥弦送飞鸿。杖藜步梧竹,闭户闲仆僮。祸福有倚伏,念当守蒿蓬。
  • 5.《次韵试可见访峻极遇雨宋朝·释道潜都城尘土倦茫茫,独喜西来策甚长。避暑禅房依亢爽,可人溪雨作清凉。飞蚊斗绝檐间闹,乳燕时拳砌下篁。县令风流真晋客,谈馀玉麈自挥扬。
苏镜潭(1883?~1939),字菱槎,福建晋江人。宿儒黄门人,翰林苏廷玉之后。光绪廿八年(1902)举人(一说光绪十七年举人)。曾署晋江令三载,参与创办泉州国学书院,纂修《南安县志》。泉州温陵韬社成员。书斋署名「迟香楼」,为韬社聚会场所之一。为板桥林家之戚族,人林小眉之表兄。日治时期曾经数度来台,旅居台北,受聘为林季丞的西席。为人豪放磊落,善诗文,骈体典丽高华,才思深挚,为时所称。常参与台北诗社联吟,与林小眉、连雅堂、苏大等文友相酬和。大正十二年(1923)旅台期间,与林小眉酬唱,日课十诗,凡十日而各得百咏,颜曰《东宁百咏》。苏林二子才力相埒,百咏内容多咏台湾历史俗。其诗除《东宁百咏》发行单行本〖苏镜潭《东宁百咏》,泉州:梅村诗社发行,1935年6初版。〗 外,多刊载于台湾报纸杂志。〖参考苏镜潭《东宁百咏》,厦门大学影印本;陈泗东〈清代末科泉州的举人进士遗闻录〉,《幸园笔耕录》,鹭江出版社,2003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