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宁百咏·其九十一

朝代:清朝|作者:苏镜潭|

殷殷动地走雷车,撼岳摇山一震馀。

开辟倘编灾异志,防他史笔不胜书。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

猜您喜欢

  • 1.《题舒氏览秀楼诗宋朝·许景衡绕屋青山罗髻鬟,小楼幽胜可跻攀。不论空翠烟霏处,尽在轩窗几研间。眼净更无黄土眯,身轻仍伴白云閒。他年定作还乡计,傥与亲朋一扣关。
  • 2.《送布政刘俊还广西明朝·叶槩薇垣官满正趋朝,南北宁辞道路遥。奏政九天沾雨露,鸣珂十月下云霄。青枫叶落秋声早,黄菊花开暑气消。重到桂林宣圣化,远人安堵乐渔樵。
  • 3.《示道三偈(并叙)·随流宋朝·释清远千圣灵踪百草头,车然放去号随流。后教万古无人识,笑杀沩山水牯牛。
  • 4.《次韵公弱寄胡强仲宋朝·释德洪念昔谪海南,路尘吹瘴风。未即弃沟壑,尚在拴索中。亲朋半天下,万里不一逢。髯胡岂有罪,乃肯与我同。情亲等昆弟,使令惟西东。时为解我语,道大自不容。邵阳雨中别,涕泪...
  • 5.《东溪港明朝·朱纯元十二街头迹已赊,草堂低占白鸥沙。武陵此去无多路,瀼水西来第几家。野岸绿芜飞燕子,汀洲红雨落桃花。沧浪不洗尘埃耳,只许渔郎泊钓槎。
苏镜潭(1883?~1939),字菱槎,福建晋江人。宿儒黄门人,翰林苏廷玉之后。光绪廿八年(1902)举人(一说光绪十七年举人)。曾署晋江令三载,参与创办泉州国学书院,纂修《南安县志》。泉州温陵韬社成员。书斋署名「迟香楼」,为韬社聚会场所之一。为板桥林家之戚族,人林小眉之表兄。日治时期曾经数度来台,旅居台北,受聘为林季丞的西席。为人豪放磊落,善诗文,骈体典丽高华,才思深挚,为时所称。常参与台北诗社联吟,与林小眉、连雅堂、苏大等文友相酬和。大正十二年(1923)旅台期间,与林小眉酬唱,日课十诗,凡十日而各得百咏,颜曰《东宁百咏》。苏林二子才力相埒,百咏内容多咏台湾历史俗。其诗除《东宁百咏》发行单行本〖苏镜潭《东宁百咏》,泉州:梅村诗社发行,1935年6初版。〗 外,多刊载于台湾报纸杂志。〖参考苏镜潭《东宁百咏》,厦门大学影印本;陈泗东〈清代末科泉州的举人进士遗闻录〉,《幸园笔耕录》,鹭江出版社,2003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