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夜独酌忆雅堂

朝代:清朝|作者:苏镜潭|

败荻空江敛暮云,江头沽酒最思君。

十分无过中秋月,总被诗人占九分。

沧洲为客六逢秋,取次逢秋压客愁。

一酒一花兼一我,此时颇似谪仙不。

注释

1. 出处:此收于连横《台湾诗荟》,又载吴幅员《台湾诗钞》。

猜您喜欢

  • 1.《别诸禅众·其二宋朝·向宗道古殿琅珰木鱼响,匆匆策马长松间。回头却恨归时早,月淡烟昏不见山。
  • 2.《寄赠唐荆川二首·其一明朝·王立道簪笔曾为汉署郎,相如词赋早升堂。自怜野性耽林卧,恐着朝衣乱鸟行。溪上晴看黄鹄远,山中晚食绿莼香。多惭旧日沧江伴,独向金门立晓霜。
  • 3.《送陈公辅之采石院长元朝·张师愚莺花迎晓色,书画载轻舠。肯道儒冠误,翻嫌幕府劳。蛾眉上碧落,牛渚送春涛。地胜仍多暇,吟诗吊锦袍。
  • 4.《偈七首·其七宋朝·释继成一念心清净,佛居魔王殿。一念恶心生,魔王居佛殿。
  • 5.《村居偶作回文明朝·吴琏乡村细雨夜冥冥,侍婢歌传酒半瓶。长线柳拖春淡淡,好音莺唤晓清清。商行远岭浮烟散,客过闲庭睡犬惊。良友几时同发兴,湘江小艇一蓑轻。
苏镜潭(1883?~1939),字菱槎,福建晋江人。宿儒黄鹤门人,翰林苏廷玉之后。光绪廿八年(1902)举人(一说光绪十七年举人)。曾署晋江令三载,参与创办泉州国学书院,纂修《南安县志》。泉州温陵韬社成员。书斋署名「迟香楼」,为韬社聚会场所之一。为板桥林家之戚族,诗人林小眉之表兄。日治时期曾经数度来台,旅居台北,受聘为林季丞的西席。为人豪放磊落,善诗文,骈体典丽高华,才思深挚,为时所称。常参与台北诗社联吟,与林小眉、连雅堂、苏大等文友相酬和。大正十二年(1923)旅台期间,与林小眉酬唱,日课十诗,凡十日而各得百咏,颜曰《东宁百咏》。苏林二子才力相埒,百咏内容多咏台湾历史俗。其诗除《东宁百咏》发行单行本〖苏镜潭《东宁百咏》,泉州:梅村诗社发行,1935年6初版。〗 外,多刊载于台湾报纸杂志。〖参考苏镜潭《东宁百咏》,厦门大学影印本;陈泗东〈清代末科泉州的举人进士遗闻录〉,《幸园笔耕录》,鹭江出版社,2003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