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吴伯子归琼海(时秋闱下第)

朝代:清朝|作者:释今无|

未必终如此,功名自有时。

海云千里阔,林月五更悲。

爱子能相见,愁予是别离。

古人裘破后,此段竟谁知。

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支韵

2. 时秋闱下第

猜您喜欢

  • 1.《菩萨蛮·芭蕉宋朝·张嵫 风流不把花为主,多情管定烟和雨。潇洒绿衣长,满身无限凉。文笺舒卷处,似索题诗句。莫凭小阑干,月明生夜寒。 ...
  • 2.《杂曲歌辞·陆州·歌第一唐朝·不详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浦问樵夫。
  • 3.《怀范宗文明朝·王汝玉君去遨游尚未归,北风吹雪正霏霏。悬知此日生涯薄,应悔平时直道非。舟泊空江闻雁断,路逢寒草过人稀。吴兴巨室多豪杰,谁识当年旧绣衣。
  • 4.《赠灵岩元长老·其二宋朝·陈一向證明台上玉炉烟,童子生云不计年。对面飞桥架丹壑,此中别有一家山。
  • 5.《早朝二首·其二明朝·石宝散步瑶台侧,东方尚渺茫。御沟惊佩落,宫雾著衣凉。上将金装甲,台臣皂作囊。景阳钟未尽,天语彻檐廊。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三年渡辽,涉琼南而归,备尝艰阻,胸次益潇洒廓落。再依雷峰,一旦豁然。住海幢十二年。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