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诗·其三

朝代:清朝|作者:释今无|

闻道量沙是阿瞒,令人特地忆芳魂。

枭雄窃国虽无取,庙算成功亦足论。

珠玉卫生非在朴,生灵有泪直须吞。

可怜踏尽青青草,愁杀王孙望海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元韵

2. 邹长倩遗公孙弘满朴

猜您喜欢

  • 1.《昭君怨·暮雨丝丝吹湿清朝·纳兰容若暮雨丝丝吹湿,倦柳愁荷风急。瘦骨不禁秋,总成愁。 别有心情怎说,未是诉愁时节,谯鼓已三更,梦须成。
  • 2.《灵隐寺唐朝·宋之问 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待入天台路,看...
  • 3.《赵先生王屋杖宋朝·张方平待月移肩倚,听琴向膝横。溪桥经雨滑,山屐入云轻。击水乖龙起,书空老魅惊。夜归闻石响,鹤舞远来迎。
  • 4.《香柳娘明朝·吾邱瑞小旦:叹连年受羁。叹连年受羁。方图脱离。今朝祸复萧墙起。痛儿曹何处。痛儿曹何处。火急觅相携。莫教受狼狈外:恨犊车故迟。恨犊车故迟。且把拂尘驱。免遭那虐恚下净上。
  • 5.《过青霞谷明朝·李云龙背囊负丹经,花溪策绿玉。既经琪林下,遂造仙山麓。流水绕洞门,深松隐茅屋。秋云寒不归,暮鸟飞相逐。坐玩赤叶枫,行采黄花菊。紫芝既可茹,秘检时自读。渺矣丘中想,永怀...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三年渡辽,涉琼南而归,备尝艰阻,胸次益潇洒廓落。再依雷峰,一旦豁然。住海幢十二年。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