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雷峰新监院见公

朝代:清朝|作者:释今无|

斑髻怡怡笑口开,无边功德鼻收来。

牛头八百堪担米,云盖千年亦拨灰。

且把金针藏绣带,好敲银碗闹香台。

六衢赤脚同辛苦,梦到江城是几回。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灰韵

2. 楞严称鼻功德有八百,见公鼻大,故

猜您喜欢

  • 1.《段太尉逸事状唐朝·柳宗元  太尉始为泾州刺史时,汾阳王以副元帅居蒲。王子晞为尚书,领行营节度使,寓军邠州,纵士卒无赖。邠人偷嗜暴恶者,卒以货窜名军伍中,则肆志,吏不得问。日群行丐取于市...
  • 2.《陪从祖济南太守泛鹊山湖三首唐朝·李白 初谓鹊山近,宁知湖水遥?此行殊访戴,自可缓归桡。 湖阔数千里,湖光摇碧山。湖西正有月,独送李膺还。 水入北湖去,舟从南浦回。遥看鹊山转,却似送人来。
  • 3.《彭州使郎中寄示怀旧之篇辄次韵奉酬宋朝·沈遘昔下承明得善藩,初无佳政可胜残。与民共乐湖山好,遭世承平法制宽。当日清谈羞俗士,归来白发困尘鞍。羡君正逐春遨盛,岂减东州旧赏欢。
  • 4.《次韵唐佐自京庠归觐元朝·章伯亮天边清湛如璜水,笔底生春多秀士。摩空三百六十字,准拟明年献天子。西江千树梅正花,家人祝鹊催还家。愧我汗青头欲白,梦到云南与天北。
  • 5.《支硎山十二咏·其六·寒泉明朝·沈大本饮来如雪味,入口带天香。流出空山去,能令天地凉。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三年渡辽海,涉琼南而归,备尝艰阻,胸次益潇洒廓落。再依雷峰,一旦豁然。住海幢十二年。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