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师天老人入丹霞寄示一律依韵恭答二章·其二

朝代:清朝|作者:释今无|

登临旷见御仙班,亲到方知大好山。

枚乘笔头劳七发,南公脚下起三关。

吟诗僧听泉岩响,阅世人谁几日閒。

顽子尘劳师莫念,自将白发护颓颜。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删韵

2. 诸子侍老人上丹霞,虽平日不作者亦有诗

猜您喜欢

  • 1.《田家杂兴同蕙孙沈姊作清朝·尤澹仙微雨溪上来,斜阳澹茅屋。平原一以眺,良苗霭如沐。鸠鸣杏花红,村暗榆阴绿。野老善识时,相勉还相祝。膏润贵及时,秋稔已可卜。
  • 2.《依韵和查许国梅花六首·其六宋朝·陆佃共月新成榜字黄,使君霜鬓未须忙。春前腊后千回顾,天上人间一分香。庄子梦魂休道识,太公牙齿要须尝。论功纵在姚黄下,果子花中合是王。
  • 3.《子直见和前韵因复之·其一宋朝·彭汝砺平时祇畏才无敌,今日方知器有馀。一第已多新宦况,潜思犹入旧田庐。凤凰固合栖阿阁,骐骥谁令驾鼓车。千里青云今至矣,愿倾深画尽传予。
  • 4.《和陶诗·儗古九首其二明朝·李贤群凶窃汉鼎,炎运迄将终。乘舆西播迁,纷然起兵戎。夫何幽州牧,未忍同奸雄。卓哉田氏子,独存忠义风。奋身赴国难,宁顾前途穷。归来毕其事,去隐深山中。
  • 5.《题旅舍明朝·李向中云外平林东郡,天边落日西峰。悲凉此夕何夕,灯火黄昏店中。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三年渡辽,涉琼南而归,备尝艰阻,胸次益潇洒廓落。再依雷峰,一旦豁然。住海幢十二年。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