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珠寺·其二

朝代:清朝|作者:释今无|

虚无一蜃结楼台,碧瓦高连粤秀开。

八水尽朝珠气入,二丸还照佛光来。

寒窗僧去难巢鹤,夜角秋深自落梅。

咫尺尘寰人莫到,不堪今昔动馀哀。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猜您喜欢

  • 1.《贫交行唐朝·杜甫翻手为云覆手雨, 纷纷轻薄何须数。 君不见管鲍贫时交, 此道今人弃如土。
  • 2.《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宋朝·柳永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
  • 3.《上昭文富丞相书宋朝·苏辙辙西蜀之人,行年二十有二,幸得天子一命之爵(1),饥寒穷困之忧不至于心,其身又无力役劳苦之患,其所任职不过簿书米盐之间,而且未获从事以得自尽。方其闲居,不胜思虑...
  • 4.《舍弟寄茶宋朝·刘跂吾弟饷人真不恶,建芽来自禁烟前。一杯未易阳侯厄,四两应为蒙顶仙。病子头风如得药,酒家中圣殆忘眠。平头奴子堪瓶碗,可带樵青竹叶煎。
  • 5.《过曹娥庙宋朝·释觉先纵步青萝嶂,吟边景更宽。沙纹潮落见,山色雨馀看。汀草含清韵,江猿啼暮寒。娥祠重致敬,忍读汉碑残。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三年渡辽,涉琼南而归,备尝艰阻,胸次益潇洒廓落。再依雷峰,一旦豁然。住海幢十二年。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