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欲登飞来寺顶至半山亭怯风不能行不挂超汉自显三子掖之而下

朝代:清朝|作者:释今无|

空山高望石磷磷,短杖支离已怆神。

衰去久知非一日,病来犹仗汝三人。

猿声空落枫枝冷,草阁斜悬霜气新。

假我廿年完底事,莫教辜负翠屏春。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相关古诗分类

猜您喜欢

  • 1.《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宋朝·辛弃疾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 2.《过蒙恬墓明朝·江源西北精兵阃外麾,将军一死竟何为。只缘峻法基秦始,不是奸谋中李斯。二世山河随逝水,千年臣节重民彝。路人指点荒坟处,欲采溪毛一奠之。
  • 3.《富春舟中明朝·佘翔寒云落木晚萧萧,人与孤舟对寂寥。忽见西风吹五两,月明还趁浙江潮。
  • 4.《玉兰花明朝·李孙宸澧浦湘皋浅碧花,国香原不借群葩。不知谁傍蓝田种,尽向金茎浥露华。
  • 5.《拜杨伯起墓道清朝·王士祯悠悠关内路,驱马桃林塞。归鸟岳祠边,长河远天外。大鸟下潼亭,落羽今犹在。夕日荐蘋蘩,愁心逐征旆。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三年渡辽海,涉琼南而归,备尝艰阻,胸次益潇洒廓落。再依雷峰,一旦豁然。住海幢十二年。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