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澹归韵九首·其二

朝代:清朝|作者:释今无|

即使重裘也觉寒,推蓬枕畔见层峦。

去憎乱石堆高岸,归爱轻帆吼夜湍。

无数云霞迂笑傲,几多鸥鸟自蹒跚。

近怀不是重重恶,一月那伤行路难。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猜您喜欢

  • 1.《自昌谷到洛后门唐朝·李贺九月大野白,苍岑竦秋门。寒凉十月末,雪霰蒙晓昏。澹色结昼天,心事填空云。道上千里风,野竹蛇涎痕。石涧冻波声,鸡叫清寒晨。强行到东舍,解马投旧邻。东家名廖者,乡曲...
  • 2.《和清顺宋朝·沈辽世事咄咄非余知,常爱天籁林中吹。子云老来亦嗜酒,秦女屡典钗头螭。不忮不求自得趣,不知梅萼生南枝。昨日偶寻北山去,清旷正直穷冬时。道人相恼更题诗,信道匡鼎解人颐。
  • 3.《宋朝·苏迨吾侪归卧髀骨裂,会友携壶劳行役。
  • 4.《黄鲁直南迁舣舟碧湘门外半月未游湘西作此招之宋朝·释德洪江夏无双果无双,子云赋工未必尔。那知一饭在家僧,真是潜山癞居士。春湖白鸥未入手,衣冠林中作蝉蜕。平生俯视造物儿,儿顽不省犹相戏。罗浮旧游今再游,一念去来开眼睡。...
  • 5.《行香子·四序无穷元朝·释明本四序无穷。万物皆同。守空门、佛祖家风。香烟袅白,烛影摇红。对翠梧桐,金菡萏,玉芙蓉。潦倒山翁。少小顽童。天性而、一样疏慵。偶来尘世,忘却山中。有一枝梅,千竿竹,...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三年渡辽海,涉琼南而归,备尝艰阻,胸次益潇洒廓落。再依雷峰,一旦豁然。住海幢十二年。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