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吴伯子林君振入都廷试

朝代:清朝|作者:释今无|

南溟已化翼如鹏,御苑芳菲柳色轻。

三策久能陈治体,千秋终古重儒生。

岭头雪影春尤好,客路乡心月自明。

閒着短蓑江上望,思君时复听莺声。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猜您喜欢

  • 1.《春行得驴字(戊戌后作)元朝·李昱春行乐有馀,况有酒尊俱。绿树双啼鸟,青山独蹇驴。他乡真自得,故里近何如。赖有能诗友,清谈数起予。
  • 2.《醉高歌·南湖秋宿明朝·王翃半湖明月芦花,淡照一泓秋影。空边风雁哀相应。声与客怀相并。丛他短发如蓬,深得閒愁似井。谁堪独夜孤舟冷。又是离蛩唤醒。
  • 3.《试诸葛生笔因书所怀寄诸弟·其十一宋朝·彭汝砺最忆东林景,占春见早梅。仙花自潇洒,雅思不尘埃。却恐随风散,长疑带雪开。淮濆终少有,驿使亦能来。
  • 4.《滚绣毬元朝·贾仲名俺这煖烘烘锦被窝。似翻滚滚油鼎镬。这效鸾凰翠屏绣幕。是陷平人虎窟狼窝。红莲舌是斩郎君古定刀。青丝发是缚子弟降魔索。鸩人药是美甘甘舌尖上几口甜唾。招人命是香喷喷袖...
  • 5.《无题·其二明朝·佘光裕帘幕低垂隐夕阳,金风测测透罗裳。欲将底事题红叶,难把芳心系绿杨。巫峡云迷猿梦冷,仙桥雨过鹊坭香。慵妆倦洗愁无奈,一曲琵琶一断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三年渡辽,涉琼南而归,备尝艰阻,胸次益潇洒廓落。再依雷峰,一旦豁然。住海幢十二年。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