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回舟花田小憩·其二

朝代:清朝|作者:释今无|

已抛竹杖不须扶,线断芒鞋脚也无。

瀹笋兴能添此际,寻花人自费工夫。

昨宵月窟醒如梦,今日荒原梦亦苏。

爱杀短莎江上绿,曲肱吾且任真吾。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虞韵

2. 先夕雅集梁吟草堂,不寐二宿矣

猜您喜欢

  • 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朝·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 2.《咏史二首·其二唐朝·李商隐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远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 3.《疏奏各省镇守宦官幸纳天听诏下裁革举朝欣跃臣窃得酬夙愿因作以谢明朝·王希文玉诏传宣下紫宸,清朝宁肯借丛神。迸奸睿虑怜苍赤,纳谏优容念薄臣。幸际明时宽合网,敢因愚戆作批鳞。阴霾扫尽阳和布,四海欢呼祝圣人。
  • 4.《醉娘子元朝·张观光则我那珍珠豌豆也似圆。我尚兀自拣择穿。头巾上砌的粉花儿现。我系的那一条玉兔鹘是金厢面。
  • 5.《小园新成明朝·何巩道竹路通茅屋,清阴自一家。江声将欲上,日色未曾斜。花嫩红当砌,鸥轻白在沙。解忧惟有酒,无计却流霞。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三年渡辽,涉琼南而归,备尝艰阻,胸次益潇洒廓落。再依雷峰,一旦豁然。住海幢十二年。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