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鍊师伏妖歌

朝代:清朝|作者:释今无|

鍊师来自南岳山,秘携符术潜人间。

罗浮亦住冲虚观,腹饥分食葛洪丹。

妖狐白昼敢欺人,娥眉十八娇青春。

金线压成双凤袄,寸弓凌绝波心尘。

云鬟五六随侍奉,浓情皓腕芳魂动。

年少邀欢乐事饶,巨罗金错勤相送。

延得鍊师归宝阁,将到未到狐氛落。

狐愁漫倚天师符,欢情恍惚难如昨。

鍊师既到只寻常,无剑无印无旌幢。

井渫寒分一茗具,博山閒插半条香。

案头拾得包药纸,随拨尘埃随动指。

香烟爇纸吹巽风,须臾力士几惊死。

力士身长下九天,十分壮勇驱云烟。

手提玉女宫妆乱,摧抑掷向鍊师前。

翻身跃冶似无事,旁观十目皆洞然。

鍊师呼狐狐起立,漫言用慰如饮泣。

年少还贪旧日欢,横波送语声尤急。

又问云鬟已何之,答言动止皆相随。

来时不肯轻抛弃,腹中与处如囊锥。

鍊师摇手语皆止,狐向鍊师脱生死。

鍊师微笑垂衣袖,敏捷一入如苍鼠。

鍊师捉袖更书符,形声俱灭归虚无。

寒风四壁乍消落,光明依旧照屋庐。

复就宾阶恣语笑,主人欲谢防语粗。

嗟吁安得尽剪雷州葛,裁成衣袖遮天阔。

鍊师为我袖人妖,大地共睹升平乐。

猜您喜欢

  • 1.《送崔三往密州觐省唐朝·王维南陌去悠悠,东郊不少留。同怀扇枕恋,独念倚门愁。路绕天山雪,家临海树秋。鲁连功未报,且莫蹈沧洲。
  • 2.《扫花游·西湖寒食宋朝·吴文英冷空淡碧,带翳柳轻云,护花深雾。艳晨易午。正笙箫竞渡,绮罗争路。骤卷风埃,半掩长蛾翠妩。散红缕。渐红湿杏泥,愁燕无语。乘盖争避处。就解佩旗亭,故人相遇。恨春太妒...
  • 3.《黄河夜泊明朝·李流芳明月黄河夜,寒沙似战场。奔流聒地响,平野到天荒。吴会书难达,燕台路正长。男儿少为客,不辨是他乡。
  • 4.《按涝宋朝·彭汝砺瘦马扁舟迹已勤,三乡行尽独伤神。湖边围涨鱼龙富,野外田乾燕雀贫。岂有异能裨此理,试留馀泽遗斯民。东南步武丰凶别,却笑天心似未均。
  • 5.《登北岳清朝·毛如瑜恒岳嶙峋四望开,正逢春色气佳哉。风烟下瞰中原尽,形势遥从万里来。手接星辰依座近,身经虎豹扣关回。吾庐东岱登临旧,争长崔巍未易裁。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三年渡辽,涉琼南而归,备尝艰阻,胸次益潇洒廓落。再依雷峰,一旦豁然。住海幢十二年。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