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成

朝代:近现代|作者:吴沛霖|

天气连朝冷,柴门尽日关。

半林晴雨后,一角雾中山。

诗思茶烟熟,琴心佛梦闲。

几生修到此?应不是尘寰。

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猜您喜欢

  • 1.《宋朝·陆藻轩前山色依然绿,轩下泉声漱玉寒。
  • 2.《从板桥买舟上青阳宋朝·戴炳卸马板桥西,扁舟逆上溪。水锼岩骨断,烟截树头齐。野鸭惊人起,村鸡上树啼。老农头雪白,犹自把锄犁。
  • 3.《东坡先生挽词·其十二宋朝·释道潜文登五日召公归,海市奇观与愿违。已蛰鱼龙能再起,人间异事古来稀。
  • 4.《袁使君平寇歌·其一明朝·佘翔南国烽烟拥二酋,皖城千雉望旄头。地当三辅惊多垒,谁向军中借箸筹。
  • 5.《崇宁道中清朝·毛澄翠阜蜿蜒稻垄西,柴门芳草雨初齐。牧童枕笠卧看犊,村女持竿行逐鸡。盖井树阴凉可坐,出墙李熟落成蹊。斜阳画出关山路,古木蝉声瘦马嘶。
字泽庵,号梅禅、觉非生、石母人等,别署五郎、揭阳岭樵者,室名嚣嚣草庐、潜楼、礐石山楼、在涧庐。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桂岭双山村人。童年家贫,四五岁后渐识字,七岁入私塾,尔后兄吴三先生执教各地,均随之学。1902年考取秀才。1904年揭阳初创师范学校,以考试第一名进该校读书,翌年毕业,仍为第一名。复就读于广州两广优级师范学堂,数后因母亲去世而缀学归家,旋赴新加坡执教于端蒙学堂。辛亥革命后任教于揭阳榕江学校。1911年与兄三等于故乡双山村创办守约学校,任校长。约1912年加入中国近代进步文学团体“南社”,与“南社”发起人之一高天梅并称“南北二枝(梅)”。1913年至1919年往返于潮汕与安南金塔之间。1920年至汕头,与兄三一同执教于礐石学校。1925年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