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读李涵秋广陵潮,情脉脉不能已,今读张恨水啼笑因缘、金粉世家两说部,尤动于怀也,用缀长句,以惜斯文

朝代:近现代|作者:林散之|

疑云疑雨香痕在,如醉如痴好梦留。

一种幽怀张恨水,半生清怨李涵秋。

文章直是饥人事,名字真成稗史流。

两样情场同样泪,热潮冷血共悠悠。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猜您喜欢

  • 1.《王圣美学士挽歌词宋朝·陆佃使君政事与文章,忧患平生亦备尝。资善故人今白发,邯郸一梦已黄粱。田园倚仗千株橘,花萼飘零一树棠。闻说异书奇字在,不妨分付与诸郎。
  • 2.《谒金门明朝·李端卿风乍暖,树底莺声欲啭。窗外小梅香数点,枝头春意浅。尽日画屏独掩,闲却绣床金剪。宝枕初回香梦远,乱愁天不管。
  • 3.《初秋与诸子游海淀·其二明朝·李孙宸郊原别业敞何年,不道人间也胜仙。客自侯门骚雅重,堂垂宸翰墨华鲜。幽萝怪石云生洞,菰米莲房秋满船。最是清朝宽假沐,莫教烽火海东传。
  • 4.《舟次横江明朝·李之世凌晨发江门,其夕抵东渚。西流下崩湍,方舟逆相拒。危樯牵巨缆,十步九回顾。滩声怒如雷,杂以萧骚雨。游人终夜叹,大半思乡土。却望猪头山,三朝又三暮。
  • 5.《梅花清朝·方澍溪上梅开锦作团,虬枝突兀倚檐端。居然白屋春先到,莫向红尘热处看。冰雪生香终傲僻,溪山著色太清寒。老夫梦醒秾华后,与汝盟心结古欢。
林散之(1898-1989)南京市浦口区乌江镇林家坂人。六岁入塾,少时师从乌江禀生范堂、范培开、卜集进士张立庵学翌文书法,32岁赴上海师从黄宾虹学两年,后归江上草堂教书为生。37岁孤身作万里游,得画稿800余幅、诗近200首。解放后曾任江浦县副县长,后受聘于省国画院。有“当代草圣”和“诗书画三绝”之称。著有《江上诗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