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罢兵受降喜而有作四首存三·其三

朝代:近现代|作者:施蛰存|

东晋兼南宋,何曾胜此棋。

九州昌禹甸,百姓解戎衣。

天步艰方尽,鹰扬会有时。

喜心和泪眼,感激抚疮痍。

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词韵第三部

猜您喜欢

  • 1.《奉和咏风应魏王教唐朝·虞世南逐舞飘轻袖,传歌共绕梁。动枝生乱影,吹花送远香。
  • 2.《天柱峰歌宋朝·高本宗祥风自天来,吹我游紫清。高高著天起,巍然一柱连天撑。岩有三十六,涧有二十四,隐映七十二朵芙蓉青。丹梯贯铁锁,十二楼五城。压穿鲸鳌背,幻出龙凤形。鸾鹤亦驯扰,猿猱...
  • 3.《兰若杂言·其五宋朝·释净端年老醒醒神更清,夜深幽室诵莲经。儿孙睡觉应嫌我,石版时敲四五声。
  • 4.《赠道士明朝·余继登玉皇香案吏,貌古带烟霞。世上应无住,壶中别有家。扫松烹白石,和露煮黄芽。绝胜风尘客,依依老岁华。
  • 5.《任节妇吟明朝·沈鍊白杨多悲风,萧瑟生曲房。二十解簪珥,白首谢容妆。两髦若日月,矢死抱辉光。嗟彼陌上燕,岁岁栖我梁。君子奉高盖,驾言逝何方。哀怨比琴筝,弦促柱以伤。君命一何短,妾命...
余总角时、侍大人游寒山寺。见石刻枫桥夜泊、大人指授之、琅琅成诵、心窃好焉。年十二、大人授以诗古文辞。自杜甫兵车行杜牧阿房宫赋始、遂渐进于文学。求书自习之、五六载间、尽玉溪昌谷李杜元白而至于汉魏六朝、皆若可解悟、会心不远。独于当世名流、藏散原石遗晚翠诸家、则往往不能逆其志。自愧才下、学或未至。乃取东坡谷宛陵山诸集读之、固未尝不可解、因甚惑焉。时散原方以江西宗匠主坛坫、末生后学咻之嚾之、不可一世。余三复其集、噤不敢言、所得者偶有句耳。南社诸君子则以江西诗为遗老文学、不足以任革命鼓吹、乃举唐音以为帜。然自柳亚子以下皆规模龚定庵、才或未济、徒见浮薄。宋且不至、何有于于唐。遂弃诗不观、转而事新文学、偶亦作旧诗、皆拟古也。抗战军兴、流移滇闽、稍稍作韵语、寄情言志。然平生讽诵、博涉多方、古来诗人、各有影响。推敲之际、辄受绳约、终不能脱前人科臼。因知宗宁宗唐、徒费唇舌、邯郸学步、孰为是非。于是放笔直书、惟求辞达。或一年止数诗、或经年无一诗。垂四十载、所作不逾三百。删其十一、录而存之、以识平生踪迹、一时情感。览之者当讥其凡庸总杂、不成家数。余亦自知其体气不纯、无当大雅。所自许者、无不可解之作耳。然欲使老妪都解、则犹有愧于白傅也。戊午人日北山施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