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宫二首·其一

朝代:近现代|作者:施蛰存|

江关十载老崔郎,历劫归来事事伤。

海燕双飞随逝水,吴宫三宿是空桑。

霞笺淡墨相思字,绣佩轻容宛转香。

绮泽未销陈迹在,那堪重过万宜坊。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猜您喜欢

  • 1.《东阳夜怪诗·其二唐朝·不详拥褐藏名无定踪,流沙千里度衰容。传得南宗心地后,此身应便老双峰。
  • 2.《失调名·其十二·五台山赞十八首唐朝·敦煌曲子中台顶上玉华池。宝殿行廊□□围。四面香花如金色,巡礼之人皆发心。
  • 3.《次友游宣岩韵宋朝·洪刍攀跻来借一枝筇,幽讨深行极半峰。路侧似逢居士屩,岁寒空老大夫松。林间突兀森蹲虎,门外坡陀偃卧龙。引水作帘真酷似,涓涓初不异秋冬。
  • 4.《宿天竺宋朝·释清顺昔人不可见,行路多长松。空遗炼丹处,井干绿苔封。月明还独宿,白云下疏钟。夜半桂子落,不知自何峰。
  • 5.《黄门母寿明朝·吴宣母年如可乞,中夜尽情祈。白石无烂色,青山长翠微。凤高梧竹丽,恩重屋乌肥。八月祥风起,螭头亦舞衣。
余总角时、侍大人游寒山寺。见石刻枫桥夜泊、大人指授之、琅琅成诵、心窃好焉。年十二、大人授以诗古文辞。自杜甫兵车行杜牧阿房宫赋始、遂渐进于文学。求书自习之、五六载间、尽玉溪昌谷李杜元白而至于汉魏六朝、皆若可解悟、会心不远。独于当世名流、藏散原石遗晚翠诸家、则往往不能逆其志。自愧才下、学或未至。乃取东坡谷宛陵山诸集读之、固未尝不可解、因甚惑焉。时散原方以江西宗匠主坛坫、末生后学咻之嚾之、不可一世。余三复其集、噤不敢言、所得者偶有句耳。南社诸君子则以江西诗为遗老文学、不足以任革命鼓吹、乃举唐音以为帜。然自柳亚子以下皆规模龚定庵、才或未济、徒见浮薄。宋且不至、何有于于唐。遂弃诗不观、转而事新文学、偶亦作旧诗、皆拟古也。抗战军兴、流移滇闽、稍稍作韵语、寄情言志。然平生讽诵、博涉多方、古来诗人、各有影响。推敲之际、辄受绳约、终不能脱前人科臼。因知宗宁宗唐、徒费唇舌、邯郸学步、孰为是非。于是放笔直书、惟求辞达。或一年止数诗、或经年无一诗。垂四十载、所作不逾三百。删其十一、录而存之、以识平生踪迹、一时情感。览之者当讥其凡庸总杂、不成家数。余亦自知其体气不纯、无当大雅。所自许者、无不可解之作耳。然欲使老妪都解、则犹有愧于白傅也。戊午人日北山施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