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磊石庵潘道士

朝代:近现代|作者:施蛰存|

寿先诸福降,无为众妙门。

武夷潘道士,齿落舌犹存。

鍊室尘凝席,醮坛膝印痕。

燕闲七十载,糟粕五千言。

山迥自逃世,日长惟灌园。

熏衣收柏子,挽袖斸松根。

几见戎兵象,都忘鸟雀喧。

偶然来道友,行辈尽徒孙。

注释

1. 五言排律 押元韵

猜您喜欢

  • 1.《登镇海楼二首(陈大巡重逢)·其二明朝·王渐逵紫霞玄雾护崔嵬,海若阳侯入贺来。天地独怜形胜在,江山如待使君回。归墟落际遥相瞰,牛渚星槎远更开。闻道登高能作赋,文园空羡马卿才。
  • 2.《采莲曲·其四明朝·王立道采莲复采莲,莲叶青田田。舟轻风荡漾,抛失露珠圆。
  • 3.《过灞桥长安道上作宋朝·张方平汉牒熟当披旧迹,灞桥今忽过征鞍。前朝宫展烟芜远,四望河山古木寒。自古功名应邂逅,大家岐路妄汍澜。兴亡甚费生灵血,只得高人梦幻看。
  • 4.《喜外书至清朝·包兰瑛风尘惯适旅怀宽,去住知君随遇安。临镜读来花共笑,背镫展处月同看。
  • 5.《永康胡元祚义士哀诗明朝·李辕人于天地间,百岁聊寓形。生当秉节义,死用垂芳声。馀子知爱身,丈夫在成名。胡君花溪秀,家世乃簪缨。少小失其怙,操持如老成。胸藏白雪净,气敌苍山横。年强不肯仕,力学...
余总角时、侍大人游寒山寺。见石刻枫桥夜泊、大人指授之、琅琅成诵、心窃好焉。年十二、大人授以诗古文辞。自杜甫兵车行杜牧阿房宫赋始、遂渐进于文学。求书自习之、五六载间、尽玉溪昌谷李杜元白而至于汉魏六朝、皆若可解悟、会心不远。独于当世名流、海藏散原石遗晚翠诸家、则往往不能逆其志。自愧才下、学或未至。乃取东坡谷宛陵山诸集读之、固未尝不可解、因甚惑焉。时散原方以江西宗匠主坛坫、末生后学咻之嚾之、不可一世。余三复其集、噤不敢言、所得者偶有句耳。南社诸君子则以江西诗为遗老文学、不足以任革命鼓吹、乃举唐音以为帜。然自亚子以下皆规模龚定庵、才或未济、徒见浮薄。宋且不至、何有于于唐。遂弃诗不观、转而事新文学、偶亦作旧诗、皆拟古也。抗战军兴、流移滇闽、稍稍作韵语、寄情言志。然平生讽诵、博涉多方、古来诗人、各有影响。推敲之际、辄受绳约、终不能脱前人科臼。因知宗宁宗唐、徒费唇舌、邯郸学步、孰为是非。于是放笔直书、惟求辞达。或一年止数诗、或经年无一诗。垂四十载、所作不逾三百。删其十一、录而存之、以识平生踪迹、一时情感。览之者当讥其凡庸总杂、不成家数。余亦自知其体气不纯、无当大雅。所自许者、无不可解之作耳。然欲使老妪都解、则犹有愧于白傅也。戊午人日北山施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