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路南石林诧其奇诡归而作诗

朝代:近现代|作者:施蛰存|

平生不解驰驱乐,一朝捉辔心手艰。

石林游兴不可降,踞鞍叱驭终自娴。

杲杲东日照修影,乌帽出没岗峦间。

爨人颇能作汉语,执鞭频说黎氓瘝。

老夫慰藉亦无益,口惠何尝抵一锾。

下坡款段走平野,桑麻不治繁荆菅。

两峰突兀忽当路,嶙峋百丈如束关。

侧身俯首牵马过,磋砑气象森朱颜。

千岩万崿开竹田,琅玕磊砢难跻攀。

虎牙桀峙荆门竦,天光隐遁日脚黫。

望夫插灶罗星躔,督邮亭长趋朝班。

苍鹰静发山鬼笑,丈人寂寞苔藓斑。

苏柳斗诗虚想像,几曾真见剑铓山。

东吴培塿亦小巫,万笏朝天徒自讪。

老夫眼福得天赐,色飞魂动眸子孱。

拊髀爵跃不可说,欲宠以诗辞已悭。

待乞项容挥水墨,卧赏崔嵬几席间。

注释

1. 押删韵

猜您喜欢

  • 1.《酒德颂三国·刘伶有大人先生,以天地为一朝,以万期为须臾,日月为扃牖,八荒为庭衢。行无辙迹,居无室庐,幕天席地,纵意所如。止则操卮执觚,动则挈榼提壶,唯酒是务,焉知其余? ...
  • 2.《送翁十赴举宋朝·张弋今年科诏下,颇亦动山情。丹灶留云守,书装冒热行。卜知三命胜,业擅一经明。倘赴琼林宴,能诗旧有声。
  • 3.《韦驮天变相赞宋朝·释广闻横两腕中杵,现堆云里身。权中示权处,依旧是天人。
  • 4.《寇乱后邝湛若访予滁署有诗志感次韵答之明朝·李觉斯寥落堪称草莽臣,忧怀无泪可沾巾。试观载道流离者,谁复当年丰乐人。烽火遥连三月雨,啼鹃空送百花春。烦君过我荒斋署,野菜盘餐话苦辛。
  • 5.《元宫词(一百三首)·其一百三明朝·周宪王晓灯垂焰落银缸,犹自春眠近小窗。唤醒玉人莺语滑,宝钗敲枕理新腔。
余总角时、侍大人游寒山寺。见石刻枫桥夜泊、大人指授之、琅琅成诵、心窃好焉。年十二、大人授以诗古文辞。自杜甫兵车行杜牧阿房宫赋始、遂渐进于文学。求书自习之、五六载间、尽玉溪昌谷李杜元白而至于汉魏六朝、皆若可解悟、会心不远。独于当世名流、藏散原石遗晚翠诸家、则往往不能逆其志。自愧才下、学或未至。乃取东坡谷宛陵山诸集读之、固未尝不可解、因甚惑焉。时散原方以江西宗匠主坛坫、末生后学咻之嚾之、不可一世。余三复其集、噤不敢言、所得者偶有句耳。南社诸君子则以江西诗为遗老文学、不足以任革命鼓吹、乃举唐音以为帜。然自柳亚子以下皆规模龚定庵、才或未济、徒见浮薄。宋且不至、何有于于唐。遂弃诗不观、转而事新文学、偶亦作旧诗、皆拟古也。抗战军兴、流移滇闽、稍稍作韵语、寄情言志。然平生讽诵、博涉多方、古来诗人、各有影响。推敲之际、辄受绳约、终不能脱前人科臼。因知宗宁宗唐、徒费唇舌、邯郸学步、孰为是非。于是放笔直书、惟求辞达。或一年止数诗、或经年无一诗。垂四十载、所作不逾三百。删其十一、录而存之、以识平生踪迹、一时情感。览之者当讥其凡庸总杂、不成家数。余亦自知其体气不纯、无当大雅。所自许者、无不可解之作耳。然欲使老妪都解、则犹有愧于白傅也。戊午人日北山施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