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自天心庵经天井至三仰峰道中

朝代:近现代|作者:施蛰存|

昧旦入幽谷,曲径封苍烟。

文竿滴寒翠,霜皮凝古涎。

涧鸣轮转毂,风动夔怜蚿。

曳杖惊传响,沾衣惜屡褰。

浮阳岂吝照,层阴宁久悬。

隈隩忽开霁,岩壑更丑妍。

气通腾野马,日炙迁啼鹃。

豁蒙极遐览,游情良自便。

行穿天井底,蹑彼云路巅。

欲寻碧霄洞,用访琼琯仙。

抗心参物化,得意夺言诠。

遥峰肃三仰,孤怀伫一宣。

注释

1. 押先韵

猜您喜欢

  • 1.《同赋山居七夕唐朝·李峤明月青山夜,高天白露秋。花庭开粉席,云岫敞针楼。石类支机影,池似泛槎流。暂惊河女鹊,终狎野人鸥。
  • 2.《答情人明朝·季贞一 寄买红绫束,何须问短长。妾身君抱里,尺寸自思量。
  • 3.《明旦再用前韵·其二元朝·陈镒古鼎烧香篆,朝盘荐菜茎。澹然闲自适,何用学吾生。
  • 4.《落花·其一明朝·朱浙花开长自掩柴扉,闻道春归却未归。出洞暗随流水远,乘风高逐晓云飞。馀香正喜临书幌,秀色还堪著綵衣。病起逢春抛药裹,摩娑瘦骨近应肥。
  • 5.《秋怀·其四明朝·吴允禄古道诚寥寥,相思一何深。相思夫奚为,将以慰吾心。白日没西岭,须臾出东林。朱颜不复回,变幻徒相寻。缅彼意中人,一别竟沉吟。岂无安期子,聊尔奏徽音。
余总角时、侍大人游寒山寺。见石刻枫桥夜泊、大人指授之、琅琅成诵、心窃好焉。年十二、大人授以诗古文辞。自杜甫兵车行杜牧阿房宫赋始、遂渐进于文学。求书自习之、五六载间、尽玉溪昌谷李杜元白而至于汉魏六朝、皆若可解悟、会心不远。独于当世名流、藏散原石遗晚翠诸家、则往往不能逆其志。自愧才下、学或未至。乃取东坡谷宛陵山诸集读之、固未尝不可解、因甚惑焉。时散原方以江西宗匠主坛坫、末生后学咻之嚾之、不可一世。余三复其集、噤不敢言、所得者偶有句耳。南社诸君子则以江西诗为遗老文学、不足以任革命鼓吹、乃举唐音以为帜。然自柳亚子以下皆规模龚定庵、才或未济、徒见浮薄。宋且不至、何有于于唐。遂弃诗不观、转而事新文学、偶亦作旧诗、皆拟古也。抗战军兴、流移滇闽、稍稍作韵语、寄情言志。然平生讽诵、博涉多方、古来诗人、各有影响。推敲之际、辄受绳约、终不能脱前人科臼。因知宗宁宗唐、徒费唇舌、邯郸学步、孰为是非。于是放笔直书、惟求辞达。或一年止数诗、或经年无一诗。垂四十载、所作不逾三百。删其十一、录而存之、以识平生踪迹、一时情感。览之者当讥其凡庸总杂、不成家数。余亦自知其体气不纯、无当大雅。所自许者、无不可解之作耳。然欲使老妪都解、则犹有愧于白傅也。戊午人日北山施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