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鲁迅先生诗并序

朝代:近现代|作者:施蛰存|

灵均好修姱,九死不违道。

渊明矢夙愿,沾衣付一笑。

谔谔会稽叟,肝胆古今照。

沥血荐轩辕,风起猛虎啸。

高文为时作,片言立其要。

摧枯放庸音,先路公所导。

鸡鸣风雨晦,中夕设庭燎。

幽人苦夜长,未接杲日耀。

我昔弄柔翰,颇亦承馀教。

偶或不当意,宫徵成别调。

我志在宏文,公意重儒效。

青眼忽然白,横眉嗔恶少。

朅来二十年,世变如奔瀑。

终见天宇净,公志亦既造。

井蛙妄测海,转自惜

注释

1. 押词韵第八部

猜您喜欢

  • 1.《一寸金·秋感宋朝·吴文英秋压更长,看见姮娥瘦如束。正古花摇落,寒蛩满地,参梅吹老,玉龙横竹。霜被芙蓉宿。红绵透,尚欺暗烛。年年记、一种凄凉。绣幌金圆挂香玉。顽老情怀,都无欢事,良宵爱幽...
  • 2.《五位颂·其一宋朝·释义青正中偏,星河横转月明前。彩气夜变天未晓,隐隐俱彰暗里圆。
  • 3.《哭袁大玉符卿·其一明朝·李云龙频年风雨里,高卧掩柴荆。袖却经纶手,都无儿女情。聊因逃物役,不为博高名。便共梅花落,冰魂到底清。
  • 4.《次韵和张石卿,兼题其山中诗稿(二首录一)清朝·方守敦山宅遨游且自豪,舍南诗侣兴尤高。两家春色绿垂柳,一席清尊古燕毛。辽唳霜秋惊独鹤,横行沧海笑群螯。太平盛世怀前辈,花满山溪日放篙。
  • 5.《春日茶陵道中清朝·毛国翰云阳山下雨初晴,南上高原见石城。山路无人花自发,竹林终日鹧鸪声。
余总角时、侍大人游寒山寺。见石刻枫桥夜泊、大人指授之、琅琅成诵、心窃好焉。年十二、大人授以诗古文辞。自杜甫兵车行杜牧阿房宫赋始、遂渐进于文学。求书自习之、五六载间、尽玉溪昌谷李杜元白而至于汉魏六朝、皆若可解悟、会心不远。独于当世名流、藏散原石遗晚翠诸家、则往往不能逆其志。自愧才下、学或未至。乃取东坡谷宛陵山诸集读之、固未尝不可解、因甚惑焉。时散原方以江西宗匠主坛坫、末生后学咻之嚾之、不可一世。余三复其集、噤不敢言、所得者偶有句耳。南社诸君子则以江西诗为遗老文学、不足以任革命鼓吹、乃举唐音以为帜。然自柳亚子以下皆规模龚定庵、才或未济、徒见浮薄。宋且不至、何有于于唐。遂弃诗不观、转而事新文学、偶亦作旧诗、皆拟古也。抗战军兴、流移滇闽、稍稍作韵语、寄情言志。然平生讽诵、博涉多方、古来诗人、各有影响。推敲之际、辄受绳约、终不能脱前人科臼。因知宗宁宗唐、徒费唇舌、邯郸学步、孰为是非。于是放笔直书、惟求辞达。或一年止数诗、或经年无一诗。垂四十载、所作不逾三百。删其十一、录而存之、以识平生踪迹、一时情感。览之者当讥其凡庸总杂、不成家数。余亦自知其体气不纯、无当大雅。所自许者、无不可解之作耳。然欲使老妪都解、则犹有愧于白傅也。戊午人日北山施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