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四首·其一

朝代:近现代|作者:施蛰存|

外举不避雠,内举不避子。

善哉祁黄羊,宣尼称其美。

如何百世下,不闻荐异己。

剡牍盈故旧,朝臣入朋比。

誉儿乃成癖,提携登膴仕。

非亲不知才,巧言或成理。

居然歆时君,圣训垂方轨。

政术出私门,天步困牛李。

乾坤遂闭塞,唐鼎竟以徙。

呜呼崔太傅,流毒曾未已。

注释

1. 押纸韵

猜您喜欢

  • 1.《正月十五夜灯唐朝·张祜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 2.《次长庚孙自汶寄诗韵宋朝·刘挚近就陶家舍,扶疏草木周。颇移兰就水,已计竹为楼。饮食随宜足,光阴任自流。尔曹来伴老,日问下江舟。
  • 3.《蛾眉山明朝·石宝驱马历长阪,溪流萦且回。俯听寒泉声,断岸亦崔嵬。星斗耿深光,古道各徘徊。鸡鸣喜达曙,努力进虺隤。晴旭挂林杪,岩阴倏然开。始见蛾眉山,苍翠出灰堆。主人绾银鱼,劳问...
  • 4.《贫居自述·其二十四明朝·李孔修月照柴门惹兴豪,乾坤撩我擅风骚。冠裳未易轻蓑笠,狐貉应难胜缊袍。酒少最宜盘盏细,诗多不值价钱高。执鞭货殖非吾事,何处屠牛更鼓刀。
  • 5.《四衮明朝·李景云 崔时佩贴:他若见了书。他若见了词。颠倒废神思。他拽扎起面皮。凭谁寄言语。他道这妮子。敢胡行事。当面的嗤嗤的扯为碎纸。
余总角时、侍大人游寒山寺。见石刻枫桥夜泊、大人指授之、琅琅成诵、心窃好焉。年十二、大人授以诗古文辞。自杜甫兵车行杜牧阿房宫赋始、遂渐进于文学。求书自习之、五六载间、尽玉溪昌谷李杜元白而至于汉魏六朝、皆若可解悟、会心不远。独于当世名流、藏散原石遗晚翠诸家、则往往不能逆其志。自愧才下、学或未至。乃取东坡谷宛陵山诸集读之、固未尝不可解、因甚惑焉。时散原方以江西宗匠主坛坫、末生后学咻之嚾之、不可一世。余三复其集、噤不敢言、所得者偶有句耳。南社诸君子则以江西诗为遗老文学、不足以任革命鼓吹、乃举唐音以为帜。然自柳亚子以下皆规模龚定庵、才或未济、徒见浮薄。宋且不至、何有于于唐。遂弃诗不观、转而事新文学、偶亦作旧诗、皆拟古也。抗战军兴、流移滇闽、稍稍作韵语、寄情言志。然平生讽诵、博涉多方、古来诗人、各有影响。推敲之际、辄受绳约、终不能脱前人科臼。因知宗宁宗唐、徒费唇舌、邯郸学步、孰为是非。于是放笔直书、惟求辞达。或一年止数诗、或经年无一诗。垂四十载、所作不逾三百。删其十一、录而存之、以识平生踪迹、一时情感。览之者当讥其凡庸总杂、不成家数。余亦自知其体气不纯、无当大雅。所自许者、无不可解之作耳。然欲使老妪都解、则犹有愧于白傅也。戊午人日北山施舍。